巴塔疯狂发动“复仇战”
许多冒名顶替的“塔利班”,正在借助塔利班的威名发动各种恐怖袭击,而巴塔为了宣扬自身势力,把本不是自己发动的恐怖袭击都揽在自己身上,目的是引发轰动效应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周戎发自伊斯兰堡5月23日,在卡拉奇一海军基地的战斗刚刚结束;25日巴基斯坦西北部一警察局又响起遇袭的枪声。
巴基斯坦塔利班(简称“巴塔”)认领了近期在巴境内发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或者说,他们正在以疯狂的报复行为兑现五月初时的承诺:为本·拉丹“复仇”。
尽管巴政府在袭击事件中损失惨重,以22日晚巴塔武装分子夜袭海军基地为例,大约15个小时的战斗中,13名巴安全人员身亡,另有14人受伤,巴海军两架P-3C“猎户座”巡逻机被炸毁。但巴国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证明巴塔本身的确切实力,好战的巴塔似乎更像是在利用精心准备的偷袭为自己壮大声势。
恐怖袭击或另有黑手
在接连发生的恐怖袭击下,巴基斯坦内政部长拉赫曼·马利克就直言不讳地提出他的观点。当巴安全部队击退卡拉奇的武装分子后,他连问《国际先驱导报》:“塔利班会有这么精心策划的能力吗?会有这么强大的突击力量吗?会有这么精良的武器吗?应当说是另有黑手。”
言下之意,许多冒名顶替的“塔利班”正在借助塔利班的威名发动各种恐怖袭击,而巴塔为了宣扬自身势力,把本不是自己发动的恐怖袭击都揽在身上,目的是为了引发轰动效应。
自2007年成立以来,巴塔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实际上没有领导核心。所谓“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的最高理事会,实际上更像是各个相对独立的巴地方塔利班力量的协调机构。因此,用“军阀割据”形容巴塔地方势力,并不为过。
巴塔各方的地域分布很广。在联邦直辖部落区的南瓦济里斯坦和北瓦济里斯坦,以马哈苏德部落和哈卡尼部落为主,前者与巴政府为敌,后者与巴军队保持关系,与美国为敌;其次在巴焦耳地区,它距离南北瓦济里斯坦700公里,山峦层叠,路途颠簸,首尾不能相通,往往需要经过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内地才能相连。而巴焦耳地区也是巴塔力量与“基地”秘密联系的一个区域,这里靠近阿富汗的库纳尔省,阿富汗与塔利班结盟的军阀希克马蒂亚尔就在此地,所以这里也是经常发动袭击巴基斯坦军车和军事要地的“重灾区”;还有奥勒克扎伊和莫赫曼德两个地区,是巴塔经常活跃的地方。
此外,虽然一些自称旁遮普塔利班、克什米尔塔利班(穆罕默德虔诚军)、欧洲塔利班(指乌兹别克伊斯兰运动)等的力量众多,但真正属于正宗塔利班的派别却不多。巴塔的主要攻击点是巴政府和军队,甚至扬言攻击美国本土,而这恰好不是阿富汗塔利班的风格——阿塔绝不走出国门发动袭击。并且,阿塔强烈反对巴塔袭击巴基斯坦军队。因为在阿塔眼中,巴基斯坦军队是阿塔的缔造者和支持者,至少还不算敌人。
但由于不受阿塔节制,巴塔仍坚持与巴军方为敌,因此两股塔利班势力虽然仍有合作,但多少是貌合神离。
“好塔利班”和“坏塔利班”
本·拉丹被击毙前,巴塔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针对军方和政府部门发动袭击了。它最辉煌的时刻是在2009年:先是在4月进军抵达距离首都伊斯兰堡100公里处,距离当时拉丹藏匿的阿伯塔巴德只有30公里;还有一次,是在当年10月9日,巴塔(南旁遮普派)派遣突击力量围着在拉瓦尔品第的巴基斯坦陆军总部攻打了22个小时,连陆军参谋长都被困在里面。
正是这一次次袭击,让巴军队蒙羞,也促使其下决心对塔利班组织的老巢南瓦济里斯坦发起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
在随后的2010年和今年前4个月内,巴塔针对巴军方和政府机构发动具有杀伤力的恐怖袭击比较少。这段时间武装分子的主要目标,一是少数教派的宗教场所,二是市场内的平民,三是个别官员,都是防范措施不严密的目标,而且袭击频率与2009年相比明显下降。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巴军方多次的清剿行动,让塔利班大伤元气,二是目前巴安全部队仍在西北部以及部落地区开展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且在北瓦济里斯坦附近派驻重兵,三是美国无人机频繁轰炸部落地区可疑目标,也对恐怖分子形成巨大威慑。巴塔头目马哈苏德就是在2009年被无人机炸死。
不过,虽然巴政府和军队对巴塔进行了大规模清剿,但这种清剿是有甄别的。巴政府认为,在巴塔中,有“好塔利班”和“坏塔利班”之分。所谓“好塔利班”是指宗教学校学生出身的塔利班分子,而“坏塔利班”是指那些流氓、恶霸、走私犯、大毒枭加盟的塔利班派别。后者专门与巴政府作对,因此军队的几次清剿活动,都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对反巴军队的塔利班武装,倾全力清剿,但对只反对印度而不反对巴基斯坦的武装组织,则多少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双重标准造成了巴军方“养虎遗患”的后果:不少塔利班派别武装,昨天还坚决反对印度,今天就视巴基斯坦政府为仇敌。甚至一些曾得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支持的派别,也会翻脸不认人。
巴塔内部难以形成核心力量
记者曾在奎达和拉瓦尔品第与巴塔的教官和战俘有过接触。他们说,自己对阿富汗塔利班(简称“阿塔”)的立场基本肯定,但对巴基斯坦的一些塔利班派别,却认为是“祸国殃民”。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的多数民众认为巴塔是美国人豢养的,虽然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但在民众中却很有市场。而在阿富汗,许多人认为阿塔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不少阿富汗普通百姓对巴基斯坦的恶感,甚至超过了巴普通百姓对印度的恶感。
5月23日,阿塔创始人奥马尔被传可能在巴基斯坦被击毙。在一定程度上,这正中阿富汗情报机关的下怀:本·拉丹与奥马尔如果都死在巴基斯坦,那么国际反恐的重心就会从阿富汗移至巴基斯坦。
而在后拉丹时代,与“基地”关系原本密切的巴塔,在“基地”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但由于巴塔内部信仰和民族的差异,巴塔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是松散的拥兵自重,是只能相互呼应而不可能相互配合的分裂性派别的杂糅。
随着各种自称塔利班的武装在巴基斯坦的不断涌现,巴塔将进一步呈现地区化的趋势。而因为各种利益冲突,各个塔利班派别未来的矛盾也将不可避免。有消息说,正因如此,巴塔才更希望“基地”和阿塔能为其从中协调。但是,恰好与如今巴塔各派发动恐怖袭击的概率成反比,其内部形成统一核心力量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