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关正街海底捞火锅店公示了添加剂、添加量等 本报记者 赵航 摄
4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5月底前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昨日是“大限”最后一日,记者走访了西安的15家火锅店,发现已经公示的只有5家,有10家都因为各种原因并未公示。
较大品牌火锅店多已公示
昨日下午,在“一尊皇牛”西关正街店里,进门就能看见悬挂着醒目的公示牌。公示牌显示,他们在食品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两种食品添加剂,一种是食用面包酵母,一种是食用泡打粉,都用在制作馒头、麻花、油条中。
西关正街上的海底捞火锅店公示更详细,不仅标明了添加剂的名称,还公示了添加量、添加依据、功能和允许添加量。劳动路转盘东南角的竹园村火锅店,门口也有食品添加剂公示牌。
很多小火锅店还没行动
在西关正街上的彤德莱火锅店和西荷花园的吴铭火锅、老六火锅,记者在店内转了几圈都没有看到公示。这些店的负责人表示,“我们火锅底料中不含添加剂,所以没公示。”西荷花园的京福华肥牛火锅一崇姓负责人说,他们的公示牌坏了,修好之后马上公示。
劳动路上顺福肥牛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并不知道这事情,所以并未公示。在记者的调查中,很多小火锅店还没有行动。
相关新闻:
最高法:食品安全大案罪当判死要坚决判处死刑
为了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这一目标,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的密集行动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全面打响。
最新时评:食品监管变“踢球”为“接球”
多部门监管,最重要的是转变监管方式,理顺关系。围绕目前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至少就可以建立两种制度来完善监管模式——— 食品监管“首问负责制”和食品责任回溯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系列策划:谁的肉身都伤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