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合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武器:拟除虫聚酯类化学制剂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DDT、敌敌畏等毒性较大的杀虫剂已经严禁在室内使用。科学家研究生产出了拟除虫聚酯类化学制剂。这种杀虫剂效果好,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要小得多。这时,开始出现车载式喷雾器,最早的车载式喷雾器还很简陋,一般由大卡车或救护车改装而成,上面放置药箱和电机,伸出来一根长管子,车子边行进,工作人员边喷洒。
这一时期,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何建邯就经常参与大规模灭蚊工作。与户外的蚊子斗法,先看什么地方有积水,这是蚊子滋生的温床。再观察哪些地方蚊子最多,这将是除蚊的重点区域。考察好后,就可以行动了。首先要清理积水,清理不走的积水还要放杀蚊幼剂,不能让蚊子来产卵。随后,使用烟雾机或超低量喷雾机,彻底消灭蚊子。这类“武器”大量使用在户外环境,如操场、大草坪等。
第5回合
时间:2000年至今
武器:喷雾剂
近几年来,每年4~11月,成都市爱卫办都会开展灭蚊统一行动,积极组织辖区各机关、单位学校、私营业主、广大市民一起,参与清理积水,并让专业队伍灭蚊。市面上,一些专业的灭蚊公司逐渐多了起来。
何建邯表示,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代替了广阔的农田,加之人们的卫生习惯也有了很大改进,2000年后,监测点数据显示,成都市区蚊子的数量很少了。大规模的除虫、防疫已经不多见,规模较大的一次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对地震灾区进行防疫。当时使用的也是经过改装的车载喷雾机,但是车上完整配备了烟雾机、超低量喷雾机、常量喷雾机等各种设备。
21世纪的斗法,更多地利用了高科技,市场上出现了更加先进的驱蚊、灭蚊武器。比如利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吸引蚊子过来,再用电网或风扇消灭它。还有根据人类招蚊子叮的原理,制作了诱蚊集蚊器。这种机械,利用一个小液化气罐发热,发出同人体相近的温度,再挥发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将蚊子吸引过来后,再利用一个反向转动的风扇将蚊子吸入容器中。由于造价较高,一般在高尔夫球场等户外场地使用。
成都商报记者 王蓟 王梅
记者手记
人蚊大战,一场没有结束的战斗
成都商报持续了整整五天的“人蚊大战”系列报道,今日告一段落。“又见硝烟”“知己知彼”“刀光剑影”“道高一尺”“世纪斗法”……每篇稿子都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趣味横生地诠释了“大战”锋芒,其服务性和趣味性受到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报道推出至今,接到的热线电话有近百个……这些恼人的蚊子,让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各位看官,人蚊大战,其实是一部未完结的电影。让我们厌恶的蚊子,也构成了每个人夏天不可或缺的回忆。是的,每逢夏季必演的大型功夫片《人蚊大战》仍在继续,伤亡如何、流血多少、战斗激烈与否……这都得看主角的表现和心态了。这主角,是我们每一个人,是你,你,你,还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