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8名学生代表到医院看望李卫,看到他残缺的双腿磨出茧子,大家心痛地问“李卫哥哥,你的腿还痛吗?” 本报记者 邓小卫 摄
“请代我问候孩子,愿他更加坚强,痛苦的日子就要过去了。”“一个李卫的康复,会让更多残疾人看到生活的希望。”
在张海迪的高度关注下,无脚考生李卫在手术后即将安装假肢。6月14日凌晨,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回复残联有关部门“为李卫安装假肢的情况”时:“请代我问候孩子,愿他更加坚强,痛苦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希望李卫能顺利安装假肢”
“这样有志气的年轻人,无论他是否能考上,都要让他站起来。”在看到本报有关陕西汉阴无脚考生的报道后,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6月10日这样批示。陕西省残联等积极为李卫安装假肢做了安排,并及时向中国残联及张海迪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
6月14日凌晨,张海迪在回复邮件中指出:“陕西省残联和汉阴县在这么短时间里为此事做了周详的安排,我非常感动。李卫能安装假肢,重新站立起来,令人欣慰,在过去的日子里,他承受了很多痛苦,但他在困苦中坚持学习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的顽强斗志。”“虽然李卫的精神是站立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让他的身体真正地站立起来。”张海迪写道,“李卫说,过去只能仰视别人,不能和人们平视说话。一个孩子从小就承受巨大的压力,多么让人同情啊!我希望李卫能顺利安装假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站立。”
得知李卫需要重新做截肢手术,张海迪还指出,“要请康复专家研究最好的方案,尽可能减轻他的创痛。另外,也希望假肢能让李卫身高更理想。过去他失去了很多,今天就让新的康复手段给他补偿,让他找回生命的尊严。”
“其实李卫在精神上已经站立起来了”
张海迪指出,“让残疾人实现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站立是康复工作奋斗的方向,我们不仅要帮助一个李卫站起来,还要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消除痛苦。身体康复了,心灵才能获得解放,而一个残疾人的康复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残疾人和他们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
“其实李卫在精神上已经站立起来了,如同一棵白杨茁壮挺拔——他‘走’在一群健康的同学中间,神情不卑不亢,充满自信和勇气。”张海迪在邮件中还写道,“那张照片会感动和鼓舞很多人,一个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就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请代我问候孩子,愿他更加坚强,痛苦的日子就要过去了。”张海迪在邮件最后写道,“一个李卫的康复,会让更多的残疾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实习记者雷浩本报记者陈静涛
小学生病房里向无脚考生三次敬礼
昨日中午,陕西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洪康喜,副理事长戈养年等,到医院看望了无脚考生李卫。
同时,黄河小学、黄河中学等八名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走进了李卫的病房。在和李卫的交流中,黄河小学五名小学生三次向李卫致以少先队队礼,为李卫哥哥加油。“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参加高考的?有没有想过放弃?”王悦泷等同学问。李卫说,在上高二时也曾想过放弃,为此他徘徊了一两个星期。“但若放弃了,人生中这一段经历就没有了。”他说。
有同学问:“身体有缺陷,会不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李卫说,走在路上时,特别是小孩子叫他“小矮子小矮子”,但他不在乎。“我在想,等他们长大了,肯定会明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