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免去李元的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职务、撤销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的决定。早在2008年李元退休后,身兼数职,社会活动频繁,最终因违纪而“晚节不保”。(7月3日《瞭望新闻周刊》)
随着李元受到处理,退休干部去向和管理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确有一部分退休官员对权力悻悻然依依不舍,“零存整取”以往的期权,破坏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最终“晚节不保”。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就是避开发病期来调理阴阳失调。退休官员防腐,不能等到病入膏肓再来求医问药。要做到未雨绸缪,就要从一些典型案例暴露出来的薄弱点,倒推出公权力运作的关键环节予以积极防范。
不仅要对权力岗位进行强制性定期轮换,而且要对官员担任过的所有岗位以及指向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备案登记,以便退休后发现期权腐败线索“按图索骥”予以查处。对人事权与财权,必须严格实行内部掣肘与外部紧盯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机制,严防权力寻租,尤其是防范放长线钓大鱼。官员的提拔晋升必须更多地靠制度规范,靠公开透明,靠群众公认,靠竞争机制。
此外,“阳光法案”是最好的防腐剂。一些发达国家的官员财产申报和从业行为规范制度覆盖终生,值得我国借鉴。 梁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