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环节:批发价整头猪达到每斤13元左右,较去年涨了4~5元
在西安,有不少的猪肉批发商会进入朱雀农产品交易市场。据该市场大肉区经理刘利生介绍,该市场供应的猪肉能够占到整个西安市场的2/3,好的时候每天有1400~1500头猪在此交易。
正午的太阳毒辣地晒着朱雀市场,该市场大肉区的交易显得很清淡,不少摊贩、伙计干脆躲到阴凉地凉快去了。摊贩小杨打着赤膊正在料理自己案板上的肉,远远看到记者,当成是客户招呼过来,直到记者表明身份,他才“哦”了一声,用白布把肉又盖了起来。“我卖了十多年肉,没见过涨这么厉害的。”谈及当前肉价,小杨也是大为感慨,“现在发价也涨得厉害,如果是整头走,每斤肉在13元,而此前才8~9元。”
“每天半夜2点,猪肉批发商就到市场里来交易了,一直要到早上六七点,这样上市的肉最新鲜。”该市场大肉区经理刘利生跟记者介绍猪肉的流通环节,交易大厅里挂着密密麻麻的铁钩,显然也在显示这里大肉交易的火爆。据刘利生介绍,西安市场的猪肉主要是渭南、兴平、眉县、岐山等地收购来的,在朱雀市场的猪肉批发商有30多户,他们从各个屠宰场进猪送到朱雀市场上,然后再经过零售商贩流入到各个中小市场。“不过,最近市场销量不好,有一半的批发商已经暂时歇业了。”刘利生的话颇让人吃惊,猪肉价格大涨,批发商反而不干了,“这是一环套一环的,现在生猪的收购价格都已经到了每斤10元钱,而前年、去年这个价格还只有五六元而已。”“让我说,现在猪肉的价格也就应该到14~15元这个价了,因为整体物价都上涨了啊。”刘利生将原因归结为通胀,“原来市场上一个剔肉伙计的工资,一个月也就1000多元,现在都2400元了。”
算账:大约为每斤13~13.5元;去年每斤只有8~9元
点评:单纯的批发环节相对简单,几乎只有运输一个过程。但物流运输成本的上涨过高,一直是个难题。
零售环节:商家自称最近差价每斤不到2元钱
红色灯罩挂在案板上方,案板上只有不多的几块肉,或许是临近中午时分,位于西安市南郊边西街的一家肉店显得没什么生意。这里是面向市民零售的,可以说这是进入餐桌的最后一站。
看到记者走近,女店主从里边走出来。“前腿肉15元,后腿肉16元,五花肉14元。”见是记者采访,女店主一边粗略地报价一边抱怨,“没办法,现在最低的批发价格也都13元了。”
当被问及生意如何,这位女店主连连摇头,“别看现在涨价了,可是肉也卖不动了。一个是价太高了,人不愿意买,再一个天气炎热,本来也是淡季,现在一天也就卖个300~400斤,放在原来能卖600~700斤。”随后,记者走访南郊数家肉铺,不少摊主都如此感叹。
“现在卖肉不挣钱!”当记者问起卖肉行当的收益时,这位女店主有些无奈。
一位常年卖肉的摊贩还给记者算了个账,原先的批发价也就8~9元钱,大约还能有3~4元钱的差价;现在批发价一涨,最低都13元左右了,差价顶多不到2元钱。
算账:目前的零售价在14~15元左右
点评:在这个环节,有分割、销售两个步骤。分割可能还带来一定的损耗,最后的销售成为整个链条的终端,相对加价较多,但商贩利润并不高。
(注:因猪个体差异,本次调查数据仅为基本概算,有一定误差,敬请谅解) 本报记者 韩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