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安置补偿如何办?由试点村自行制定
问题:现有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如何安置补偿?
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完成16个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改造任务。
解读:改造中对村民如何安置、怎样补偿?涉及众多被拆迁户的切身利益。“旧村改造按照‘自筹资金、自我改造、自我安置’的原则进行。”何杰说,村民及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旧村改造主体,旧村改造试点村村委会是旧村改造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旧村改造资金由村委会负责筹集,村民拆迁、补偿及安置方案由试点村自行制定。
7.文物古迹咋保护?遇重大发现或调整规划
问题:片区改造如何保障文物古迹的安全?会不会对文物古迹造成影响?
规划:唐城绿带作为遗址要保留,改造后集中体现唐长安城宏大规模。
解读:唐城绿带位于西二环路西侧,南北向横穿规划区,它是体现唐城格局的重要一环。“现在唐城绿带上基本上没有遗迹,已被各类建筑占满。”何杰介绍。唐城绿带作为遗址要保留。目前,通过地上、地下多种方式展示唐城墙遗址,在节点规划绿地广场、文化标志,用乔木树阵将景点连接起来,集中体现唐长安城宏大规模。
至于大家所关心的如何在改造中保护好文物,何杰表示,在土门片区的改造建设中将加强文物的勘测和普探,如遇重大发现,将根据文物部门意见对文物进行保护,并对规划和建设进行适当调整。
『我与土门的故事』继续征集
土门不仅仅是一个门,她还是很多西安人的青春记忆。昨日,随着“土门片区近15平方公里的区域面临改造”被本报独家报道后,很多老土门人甚至是老西安人的土门故事也从岁月的长河中被轻轻地打捞起来。
生活在土门、成长在土门、工作在土门、爱在土门,这些有关于土门的故事,或许会让我们对土门的过去有系统、细腻地了解,或许会让我们对土门的将来有个美好地展望……
“我与土门的故事”今日继续征集,欢迎大家拨打029-88880000和我们联系。
故事1
33年伴随半生难舍的理发店
外面是大太阳,楼道里还比较凉快。西电集团汉城路小区2号楼,68岁的李桂琴老太太端个凳子就坐在楼道里,拾掇着孙子“咧了嘴”的凉鞋。自从1978年作为随军家属从新疆来到土门,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3年了。
33年,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家属楼门房旁仅有6平方米大小的理发店。1978年到达土门后,厂里就安排她跟随师父学习理发。最开始,顾客都是厂里的职工,理出的发型男的都是平头,女的多为齐耳短发,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理一个头不论男女都是2毛钱,她和搭档两人轮班。因为土门附近很少有理发店,这里的生意很好,去理发还得排队。
岁月在延续,2毛钱的理发费用显然包不住了,于是理发店便以5分或者1毛钱的价格上涨,到现在,理发店理发需要5元钱。
“那时候我和搭档每天早上8点开门,晚上要忙活到12点,每天一人上班,一人休息,手艺好,别人都叫我李师,”回忆起过往岁月李桂琴有些激动。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小理发店里的设置却一直没有改变,“凳子还是那个凳子,不过几个角都有磨损,镜子破裂了好几道口子,但是都被粘上了,剪平头常用的推子的推身子一直都用着,只是把推把子换了很多。”
李桂琴说,这30多年来,她很少进城,活动区域大都在土门周边,以前还偶尔去尚德路批发理发用品,后来土门也有了市场,就几乎不进城了。前几年,她的搭档病了,这个理发店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门口张贴着每星期上班的时间是二、三、六、日。“顾客也少了,每天平均也就有两三个生意。”“如果改造,我最舍不得的是这个理发店,”李桂琴说,这里倾注了她太多的青春热情和记忆,她支持改造,也知道土门片区肯定会改造得越来越好,如果改造后的小区里还能有属于她的一个理发店,将是她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