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听证方案,调价后会对居民造成多大的影响,又能否使供热企业弥补亏损呢?
邱仲琴介绍,西安市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7平方米,这次居民用热价格每月每平方米拟上调0.5元,如果按照三人一户计算,每户住房面积86.1平方米,采暖期四个月每户将增加支出172.2元。
调价对供热企业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按去年西安市3021万吉焦生产量计算,如每吉焦提高5.9元,供热企业年增收入约17823.9万元,虽不能完全弥补供热企业亏损,但可舒缓压力。
现场直击
29人参会24人发言
4人坚决反对涨价
昨日参加听证会应到31人,实到29人,两人请假,其中一人已提前提交书面意见。
在24名发言者中只有4人明确反对涨价,其余20人表示同意或原则同意涨价。参会的29人中消费者13人,由西安市消协推荐;市人大代表1人,由市人大推荐;市政协委员1人,从价格监督员中产生;供热专家学者2人,由西安市燃气协会及长安大学推荐;西安市政府相关部门9人,由所在单位推荐;供热企业参加人3人,由所在企业推荐。
反对方 物业转供热更需监督
消费者代表世家星城业主陈远:明确表示不同意提价。他指出,成本上涨,企业喊亏损,热价上调,居民喊负担重,政府给企业补贴,给低保户补贴,可政府管了上管了下,却管不了中。据他了解,每年供暖,物业都能盈利,执行流量计费时,有的小区住户1000户,物业年盈利80万元;按面积计费,有的小区住户4000户,物业盈利500万元。他说,如果这部分盈利分出一部分给供热企业,成本上涨的压力就可被消化。目前的问题是,物业转供热的成本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他建议,应该像供电一样出台新规定,新建小区供热能否直供到户,已建小区业主能否直接将热费交给供热企业,供热企业再根据物业的服务质量返还一部分。
赞同方 供热企业运营困难
西安市热力公司王宁刚:作为专业人员,他说,供热企业固定成本高,西安采暖期只有4个月,设备有效运行时间短,资产利用率低,加上企业供热工作环境差,设备使用年限短,折旧率在5%以上;加上2006年到2010年变动成本逐渐增加,如煤、水、电的价格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使供热企业运营困难,同意调价。
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张志刚:他认为,适当提高供热价格合情合理,但基于今年居民收入增速缓、支出增速快,建议降低供热价格调整幅度,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力度,企业也应降低能耗,加强管理,同时加快热计量表入户建设。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张莉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