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帮助秦恩志做家务。
西安晚报讯 每天早上七八点,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总会出现在菜市场,从菜摊老板剥下来的菜叶中捡出较好的菜,回家洗净切好后,放在对门的小伙门口。
数年如一日,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这位老人就是夏兰英,她像母亲对儿子般细心照顾着这位右手残疾的小伙。
小院搬来残疾青年
夏兰英老人今年82岁,三十多年前从新城区社办企业退休后,一直住在东七路92号院里。老人有6个儿女,虽然孩子们都要她搬去同住,但老人却说自己每月退休工资能养活自己,而且住在老院子里习惯了。由于经常早起锻炼,老人的身体显得很硬朗。老人长期在附近的革命公园锻炼,而且还是那里鸟儿的义务饲养员,每天拿些剩饭喂那里的麻雀、喜鹊等等。
2007年,残疾小伙秦恩志搬到老人住的小院,与夏兰英老人成了邻居,老人就开始照顾他。秦恩志老家在镇安农村,今年37岁的他失去左臂,右手也患有残疾,靠摆小摊维持生活,生活非常艰辛。
“身体这样子,看着可怜!”夏兰英老人心疼地说。由于退休金有限,她也无力从资金上帮助秦恩志,就在生活上尽力帮助他。
老人扛起照顾“担子”
为了给秦恩志节省买菜钱,夏奶奶每天锻炼完身体,就到附近的菜市场,捡拾菜摊老板剥下来的菜叶,拿回家洗净切好,放在秦恩志的门口,等他出摊回来就可以做菜。因为只有一只手,干不成活,秦恩志大多时候只是煮面条吃,“冰锅冷灶的,天天吃面条,这样不行啊。” 夏奶奶经常在自己做好饭后,端一碗给他。
有一次,有人给秦恩志了十几个鸡蛋,夏奶奶便帮他把鸡蛋打碎,炒熟,与韭菜一起剁成饺子馅,给他包饺子吃。正在包时,夏奶奶的大女儿叫夏奶奶去家里,夏奶奶临走时怕秦恩志不会做,便把剩余的饺子皮揉在一起,给他做成菜盒子。
每逢过年时,夏奶奶不但给秦恩志把饺子端过去,甚至把儿女们孝敬自己的东西拿给他吃,还买春联给他贴好。由于残疾,秦恩志身上的衣服常常好几个月不洗。自从与夏奶奶为邻后,秦恩志洗衣服的事被老人全包了,夏天衣服单薄,老人自己动手洗;冬季衣服厚,夏奶奶洗不动,干脆叫女儿帮着洗。
心中已将“老姨”当母亲
秦恩志说,夏奶奶对待自己就像对待亲生的孩子,他平时把夏奶奶亲切地叫“老姨”,但在心里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老姨对我特别好,把我当成她自己的孩子一样。”秦恩志总是把这句话说给和他在一起摆摊的人听,很多人都知道了热心的夏奶奶。
老人把自己儿孙们穿不上的衣服拿给秦恩志穿,就连街坊邻居不穿的衣服、鞋子也要过来,洗干净送给他。老人的行为也深深地感动了周围的人,大家说“夏奶奶对他比对自己孩子还要好呢。”此后街坊邻居只要有不穿的衣服鞋子,都纷纷拿来给夏奶奶,让她拿给秦恩志。“冬天也快到了,他有件棉衣,过几天让我二女儿来给洗了。”老人笑呵呵地说着。老人说,只要小伙一天在这里住,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就一直会帮他。
文/图 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陈兰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