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组织架构基本固定。本届论坛主办单位由上届的11家增加至17家,其中,文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文物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欧亚经济共同体等7家单位已确认作为论坛固定主办方。大多数主办单位都牵头组织论坛具体活动,论坛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为论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办会模式更具特色。本届论坛全体大会由陕西省与相关国家部委、国际组织共同主办,西安市承办。各平行分会和配套活动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相关职能部委、相关国际组织牵头组织,西安市相关单位和机构参与协办。论坛办会模式初步实现“三个结合”,即:会议内容和地方优势主导产业相结合,国家部委主办与省市配合相结合,国家级平台和城市亮点相结合,在分会设置、组织分工、会址选择等方面较往届有了较大突破。
四是嘉宾规格大幅提升。本届论坛在嘉宾邀请方面,本着“精简务实、确保重点”的原则,突出论坛的高端性和务实性。根据我驻外使领馆和各主办方反馈的信息,目前,已有多名国家元首和总理级政要提出参会意向,其他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嘉宾名单还将进一步补充,最终参会的副部级以上现政要预计超过上届,为论坛开展首脑外交活动提供了现实可能,论坛“高端、特色、务实”的形象日益彰显。
五是论坛实体建设提上日程。本届论坛筹备过程中,论坛执委会关于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以欧亚经济论坛为平台,规划建设论坛综合园区的构想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鉴于欧亚经济论坛是上合组织框架下国内唯一得到国家重点支持的重要论坛,我们将积极争取相关国家部委将大型投资项目和商贸活动纳入欧亚经济论坛框架内,同时争取上合组织框架内我国所倡议的能源、金融、粮食安全等多边合作机制与项目落户论坛综合园区,共同打造欧亚区域经济合作平台。
六是智库网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本届论坛将邀请多家单位加入论坛智库网络体系,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会议期间,欧亚经济论坛将与有关机构联合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1)》和《中国企业欧亚国家投资报告(2009-2011)》,这将是国内首次发布的,针对欧亚地区的政策解读、前景预测和投资指导类的权威研究报告。
2011欧亚经济论坛是在欧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论坛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后的首次举办。办好本届论坛,对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上合组织、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地方发展,都将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2011欧亚经济论坛是论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之后的首次举办,办好本届论坛,将有效发挥欧亚经济论坛公共外交、投资促进、政策协调和项目对接的平台作用,积极推动中国与欧亚国家的经贸往来,进一步丰富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其次,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步之年,办好本届论坛,必将有力地推进“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更加充分地彰显论坛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充分地体现论坛权威性和时效性。第三,今年恰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办好本届论坛,必将进一步凸显欧亚经济论坛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衍生平台和补充机制的作用,也必将引起上合组织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国际影响力。第四,在今年国家从严控制举办各类涉外论坛的形势下,国家相关部委共同参与办好本届论坛,将牢固树立论坛国家级重点涉外活动的形象和地位,进一步巩固论坛规模大、影响广、规格高的基本格局。第五,尤为重要的是,胡锦涛主席上合组织10周年峰会讲话中关于建立能源俱乐部、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倡议,以及加快构建本地区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加强非资源和民生领域合作,深入发掘应对危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倡议,为欧亚经济论坛主题内容设置、实体建设及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为欧亚经济论坛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相信,在有关各方及在坐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必将圆满实现既定目标。
(欧亚经济论坛秘书长张德广在2011欧亚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新闻发布词,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