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记者 张乃千)近年来,随着国际性质的活动不断增多,有这么一批人走进了大家的视线:他们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每次大型活动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每次在活动前后,他们都有人站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而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他们却是最不起眼的一群人,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志愿者。
世园会即将闭幕,志愿者又会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轨道,半年的世园会会在他们的生活旅程当中留下怎样的印记?
志愿者:在世园会当志愿者,我见到了社会
在中国,很多大型活动的志愿者都是当地高校的在校生,在学校通知志愿者参加大型社会活动,对他们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咋说呢,你问我有啥收获,我不好说,但是起码有一点,我的脾气比以前好多了。”志愿者小李说,“我性格比较冲动,以前就是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态度,凡是我看的不顺眼的,我都是要打要骂的。当了志愿者,不能说每天微笑吧,起码遇到好多事情都要和和气气的。我觉得这对我以后真正进入社会很有帮助,很多事情自己不喜欢的,但是不能凭个人喜好去做。”
“其实,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一步步的走进大社会的,从家人的保护中,走进学校,冲中小学走进大学这个小社会,又在毕业后走进真正的社会。”小李想了想说,“我觉得,如果有这么一个提前感受社会的机会还是很好的,像打工其实也是这样吧,但是我不是为了钱。”
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学到很多
志愿者,是一个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群,因为多数都是青年,所以志愿者都会从工作中得到一些社会经验和能力。
“我跟他不一样,”马思远指了指身边的小李,“我觉得世园会对我来说就跟学校一样,对外人,我学着怎么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和朋友接触,感觉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以前,把大家当同学一样交朋友,现在,我自我感觉有进步了,比过去好多了。”
看着打闹在一起的一帮同学,马思远说:“其实还有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那就是责任。我一直认为,对于还是学生的我来说,好好把书读完,找份工作别让爸妈担心,这就是我唯一的责任了,但是经历了这次志愿者以后,我觉得我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了,不是责任增加了,而是我以前根本就没有发现而已。”
告别世园:我们都成长了,将来还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