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
拒绝人民币升值反对贸易保护
“胡锦涛主席在G20峰会讲话时措辞强硬拒绝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是在释放一种信号,主要是回应美国国内一些议员们对中国的无理要求,实际上他们是希望向中国转移经济矛盾、经济困难,本质上是贸易保护措施。”张礼卿11月4日接受采访时,曾解读人民币国际化与欧债危机等问题。
他解释,此前美国有些议员提议案,要求定义中国为货币操纵,这是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在美国国内政治的体现。
对于欧债危机,张礼卿表示其根源在于欧洲国家财政赤字过于庞大,高福利制度带来的公共负债超出其承受能力。
但他同时强调,欧债危机不是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契机,人民币的国际化本身是有自身逻辑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通过自然过程达到的自然结果。
“本次G20峰会应对欧债危机提出了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张礼卿认为,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非常脆弱,如果欧债危机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全球经济会陷入新一轮动荡中,增长放慢甚至是衰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向松祚
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向松祚认为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国内的通胀压力。用汇率升值遏制通胀,进口价格上升的幅度应该小于汇率升值的幅度,热钱流入的规模要小于汇率升值的幅度。但是近几年的经验显示,人民币在升值,但热钱越来越多,进口价格提高,物价上升得越快。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袁东
高通胀下货币应贬值
袁东表示,即便我国出现了影响经济增长的通胀,也不需要人民币大幅升值。市场经济的现实和逻辑是一致的:高通胀的结果是本国货币贬值,而非升值;升值是通胀率下降的结果,而非原因。十多年前,墨西哥和智利通胀都曾超过20%。墨西哥选择升值,不仅丧失了国际竞争力,损失了经济增长,最终迎来累计贬值150%的货币危机;智利保持汇率,最终也保持住了国际竞争力、外贸和经济增长。 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