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更爱儿子
从来不说激他的话
见陈玉蓉的前一天,叶海斌刚刚出院,这一次是肾结石。从家里到最近的医院,一个月里,陈玉蓉不知要跑多少遍。“虽然肝移植的手术很成功,但还要注射排异的药,一个月要15针,反应大的时候,感冒发烧,一个星期至少两次感冒,恶心起来就是呕吐,一口饭都吃不下。”陈玉蓉说,一次感冒就得花上100块钱,排异药一瓶就是84块钱。
900元的退休金不够吃饭的,甚至儿子排异反应一大,这钱可能马上就没有了。为了给儿子多赚些钱,老伴儿叶国祥要跑到县城跟着出船送油,一走就是一个月,回来在家休息两天,扔下2000块钱的工资,就又要出船干活……“这些事我们都尽量少在儿子面前提,就怕他多想。”陈玉蓉说,儿子是内向的人,得了病之后总感觉自己在靠父母、靠妻儿,没有起到男子汉的作用,情绪一直很消沉。有时候跟媳妇拌嘴,媳妇就会无意说出几句“别人家男人能分担一些家务”之类的话,陈玉蓉就得从中调解,让儿媳妇也多从他的角度想,尽量不说激他的话。
叶海斌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爱出来。陈玉蓉就得找晴天,风小一些时,带着儿子出去散步散心。来了报纸就给儿子读,随时听来的笑话随时讲给儿子听,看电视里的新鲜事也马上转述给儿子。有的时候是先讲给小孙女,再由小孙女讲给爸爸。“我讲他可能不爱听,但女儿讲就不一样了。 ”陈玉蓉说。
见到陈玉蓉的那天,她刚刚从堤坝那边挑了两筐粪回来,一般男人都挑不动的重量,她愣是给挑回了家,那是为了种地用的,“现在的菜很多都打了药,儿子的身体不好,不能吃不健康的东西,而且有的食物还相克,我得边自己种,边学着搭配。 ”
说着,她把记者带到了堤坝外的一块菜地,那是她刚刚开垦出来的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地,已经一片绿油油的了,里面种了白菜、萝卜、韭菜。收获的菜吃不完,她就拿给邻居们一起分享。仓房里新起的一筐红薯,就是当晚的晚餐。
她希望未来更好
培养好孙女让她代替照顾
小孙女上了幼儿园,更多的时候,陈玉蓉把每天走步的时间改到了晚上,给儿子一家三口答对好晚饭,洗完碗她才出门去走。因为移植手术已经结束,不需要之前那么大的运动量,所以目前她已经把暴走改为健走。
说是速度降了下来,但5公里依然在一个小时零五分钟之内结束。在那条堤坝上走,经常会遇到打招呼的人,当地的人自不必说,有些陌生人从新闻上看过她的照片,都会停下来问,“你是暴走妈妈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人们都会竖起大拇哥。
每天都有陪着她走的邻居,虽然大家每次都提醒她,让她步子小一点,但总是走着走着就掉队了,跟不上她。
有人问,你每天走这一个多小时,枯燥吗?都想些什么?陈玉蓉说,“也没想什么,走得快,也习惯了。每天这么走走,自己身体好了,也更有精力照顾儿子了,就这么点好处。 ”
一边给孙女织着毛衣,一边跟记者聊着,发根处已经明显看到了开始扩散的白色,“我这头发白得早,显得特别老是吧? ”
陈玉蓉说,其实家里的房子2008年就已经盖好了,但正赶上儿子当时发病,大出血,所有的精力都在儿子身上,根本无暇顾及房子,全权交给了孩子的大伯。三年过去了,房子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毛坯的。
即便这几年来接受了30余万的捐款,陈玉蓉也没给家里添置一样家具,甚至没给自己买过一件衣服。“我这一辈子活着都是为了儿子,没查出病来是这样,以后更是这样。我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了。 ”陈玉蓉说。
电视就在不远处,不经常开,甚至有时候一天都想不起来开一次,“一天下来,浑身没劲,连想按一下遥控器的劲儿都没有。 ”
每天早晨给小孙女做好早餐,再送她到几百米外的幼儿园,目送着孙女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是陈玉蓉每天最开心的事,“我现在的任务还有照顾好小孙女,有人说我命苦。我就跟她说,看起来是有一点,但我还有小孙女呢,我培养好她,等我闭眼了,让她代替我照顾她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