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假记者涌入陕北“掘富” 出钱消灾心态成温床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1-11-28 15:1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中国的帅哥都当兵去了?
中国的帅哥都当兵去了?
城市暗夜那些年轻的灵魂
城市暗夜那些年轻的灵魂
·汉中一五旬男子持木凳砸死亲生母亲 获刑14年
·西安北郊灭门案男子刀刺4名亲人 包括自己8岁儿子
·山东一医院前院长身陷“艳照门” 已被双规(图)
·温家宝要求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
·中山大学饭堂频现“摸屁门” 涉事男工已被开除
·鄂尔多斯新城楼市崩盘 万元房价跌去7成

  滋生假记者的土壤

  近几年,来陕北招摇撞骗的假记者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假记者为何频繁出没陕北?主要是因为有其滋生的土壤。

  “以榆林为例,‘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一直呈高速发展态势,GDP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榆林的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跨越时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为一些假记者、假报刊所利用,来谋取非法利益。”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政府信息还未能做到完全公开、透明,这就为一些假记者、无良记者提供了生存空间和新闻内容,使其有了进一步敲诈行骗的所谓‘证据’,”姬晓东说,“另外,现在相当一部分单位领导为了息事宁人,不惹麻烦,花钱‘送瘟神’,不愿意反映类似假记者的问题,这种纵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假记者的猖獗。”

  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先后作案数十起,其行踪不但遍及延安13个区县,甚至还包括了榆林一些区县的假记者刘某说,他的办法主要是找问题,找到问题后人家每次都能给他一笔钱。而被这位假记者敲诈了1.5万元的某单位领导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工作上不是十全十美的,我想,如果把这些人得罪了,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老这么来,总不是办法,正常的工作也无法开展了,所以便花钱买平安。”目前刘某已经归案。

  不仅一些企业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像上边的这位领导一样心甘情愿做着被敲诈的“冤大头”,甚至还有个别基层宣传部门领导充当起为假记者“拉皮条”要钱的角色,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

  一直在地方党报工作的老记者刘艳萍说,面对假记者,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的领导因心中有鬼,只好出钱消灾,给假记者行骗以可乘之机。有的领导甚至明知是假记者,还不敢向有关方面反映,生怕问题被传播出去,等于默认了假记者行骗。

  记者,是社会的良心,正义的化身。如今,因为假记者的大量存在,记者却成为一个经常遭到非议的称号。陕北的一位资深媒体人士说,以前,他下基层采访,单位领导见了很热情,言谈举止都是真心的。然而,近两年,由于受假记者的影响,他们见了记者后往往敬而远之,不能真心以待,给采访造成了很大困难。

  打击假记者须出组合拳

  事实上,近年来,榆林、延安两地对假记者也屡屡打击,一批假记者在陕北栽了跟头。然而,由于缺乏联动机制,受骗单位或个人不能及时搜集证据等多种原因,假记者依然层出不穷。

  “假记者,假报刊是借助媒体公信力,以不正常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严重破坏了新闻媒体的采访秩序,危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新闻采编出版制度的执行”,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一位分管领导向记者表示,“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组织制定整治方案,要求公开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社会监督。”

  据介绍,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按照省新闻出版局要求,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定了《榆林市报刊记者站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报刊记者站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对“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等“四假”现象进行了重点整治。行动对174家党政部门和235家企事业单位订购的报纸、期刊进行了抽查,有效防止了敲诈勒索的假记者,遏制了“有偿新闻”等违法违规问题。

  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分管领导告诉记者:“打击‘四假’现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为此,局里计划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谋求市委、市政府支持,建立打击‘四假’现象联席会议制度,由宣传、新闻出版部门牵头,公安、工商、纠风办、效能办等部门参与,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二是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与县区政府特别是广电出版部门的联系,完善信息网络,及时查处打击;三是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特别是乡镇、企业等单位,抓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形成打击声势。”

  这无疑是一套很好的组合拳,然而,记者想强调的是,假记者必须严打,但那些被假记者敲诈的单位和个人,也必须严查。因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假记者现象暴露出的是真问题,只有纪检、监察等部门也参与进来,对那些面对假记者时花钱消灾而不是及时举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深入调查、严肃处理,滋生假记者的土壤才有望能彻底铲除。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高新区一楼盘起价4800 记者调查仍是宣传"噱头"   11-11-28 08:07
·深圳记者采访被打 数男持械围堵抢摄像机手机(图)   11-11-26 15:31
·记者采访信访局被殴打续:打人者是干部 已被停职   11-11-26 15:15
·记者采访“三公”被殴打:打人者系信访局干部   11-11-26 08:4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