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名小学生围着火炉看课外书,这些书他们都看过很多遍了本报记者李晖摄
没有像样的图书室,没有崭新的课外书,可一到活动时间,蓝田县汤峪镇峙峪小学6个年级的59个孩子还是会挤到狭窄的书架旁,拿起一本读了3年的书,依然贪婪地读着。
峙峪小学是蓝田县汤峪镇一所山村小学,只有一栋两层高的教学楼,连围墙都没有。学校二楼最西边的一间房子,是一个“多功能”办公室,集体育用品室、图书室、电脑室、校长办公室为一体。校长在房间里搭了个煤炉,供孩子们看书时取暖。
在靠近办公室南墙的一个破旧的书架上,摆放着百余本书籍,这些书没有一本是新的,有的破页,甚至缺页。
“三年前,一个爱心基金会给学校捐赠了一千本图书,孩子们可高兴了,爱不释手。”校长陈超说,三年来,靠着这些书,孩子们打开了了解山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当当当……”,手摇铃响起,下课了,几个孩子跑到图书室,挑出自己喜欢的书。六年级的韩佳燚拿了一本《世界寓言故事》,“这本书我看了三遍。”韩佳燚说,多亏了看课外书,自己的写作水平才提高了,“真希望图书室里能再添些新书,这些书我们已经看了三年了。”
肖可是一名留守儿童,父亲在西安打工,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看天文类的书,可家里条件差,他从未开口向家人要钱买课外书。“这本《地球未解之谜》我每次来都看,都快背过了。”
校长陈超说,学校经费紧张,无力给学生购置图书,“因为书看得少,孩子们写作文都很发愁,写出的作文大多词语匮乏,缺乏想象力。孩子们太需要课外读物了,多读书,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
本报记者毛蜜娜实习生贺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