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明年试点“大学区” 同一区域内学生教育共享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1-12-31 07:3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两会面孔:谁是傅莹
两会面孔:谁是傅莹
小巨人姚明的两会时刻
小巨人姚明的两会时刻
·长春一灰色RAV4今晨被盗 车内有两个月大婴儿
·村防汛抗旱指挥部被指像豪华会所 装水晶灯(图)
·男子因女友欲分手爬琉璃塔以死相逼 毁文物被拘
·深圳16岁顶级富二代奢华生活:开游艇拥美女(图)
·孙子不满爷爷打骂投毒被抓 称已想谋害五六年了
·男网友给女上司送两性用品 被称最雷三八节礼物
 
  核心提示: “大学区”是指在区县域中小学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成员学校组建一个大学区。西安从明年3月起在新城、碑林、莲湖、雁塔四区试点“大学区管理制”。
 

  如何招生

  各校仍独立招生

  本报讯实行“大学区”后各成员学校会不会统一招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大学区”只是教育管理方面的改革,并不触动现有的学区划分,各成员学校招生仍然独立进行,招收的学生不会在大学区内统一分配。

  这位负责人说,“择校热”的根源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校际差距比较大。实施“大学区管理制”后,通过实现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让学生在薄弱学校也能聆听优质学校教师讲课,接受优质学校校风熏陶,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择校热”。

  他表示,“大学区”只是在高水平学校还没有大量普及的条件下,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举措。要想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水平。

  民校角色

  民办学校也能当龙头

  本报讯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民办学校或大学附中,在即将实行的“大学区”中,他们将扮演什么角色?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说,这些学校会参与到“大学区”中,甚至成为学区长学校。

  “大学区”并不是我市首创,沈阳、长春等地已经进行了尝试,通过以优质资源校为中心,吸纳周边的学校参加,教学设施、实验室、体育设备、场地、图书馆、师资资源共享共用,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

  据黄新南介绍,实施“大学区”也是结合我市实际进行的一种教育管理改革。目前我市已经具备实施“大学区”的基础。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优质资源,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达到87所,省级示范高中10所,基础教育整体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些优质学校也尝试了吸纳薄弱学校实行集团化发展。

  黄新南说,我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多种多样,既有政府公办,也有民办学校和事业单位办学,可以通过松散型模式纳入“大学区管理制”,优质学校还可以成为学区长学校,对其他学校进行帮扶。

  他表示,考虑到多种因素,“大学区”目前还是通过帮扶,实现共同提高质量。随着“大学区”的推行,改革还会进一步深化,“大学区”可能会成为“大教务处”,统一调配教师等,真正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育观点

  优质学校校长:均衡发展须解决管理隔阂

  本报讯 “大学区管理制”即将于明年春季推行,一位优质学校校长认为,“大学区”对于带动薄弱学校水平提高会起到一定作用,但要想真正实现校际间的均衡发展,还需进一步改革,破解核心问题。

  这位校长告诉记者,西安推行的“大学区管理制”着眼于校际帮扶,通过优质学校的带动、支持,带动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如果切实执行,对弱校乃至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都会起到推动作用。但这种帮扶形式的“大学区”会受到管理体制的掣肘。

  他认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区,必须破解管理体制方面的核心问题,实现人员、经费的统一调配。比如在“大学区”内只有一个校长,3~5个副校长分管各成员学校,才能实现师资、设备统一均衡配置,教育教学统一管理,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

编辑:李晨
更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④ 本网站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章、图片的著作权人为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3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