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张永文
每个人对于新的一年都有很多的美好愿望,年关将至,我们遴选了几个不同身份的网友的新年感言,可能,他的愿望即是你和我的愿望,他的纠结即是你和我的纠结。
1.企业职员
年终奖,让我欢喜让我愁
新浪网友“wdvthn”:今年年终奖会不会缩水?“今天单位宣布了年终奖,特别奖有可能高达千万以上,私下打听了下,原来是2块钱的彩票一张……”“人家的年终奖是苹果4代,我的年终奖是4袋苹果。”“普通版的年终奖是现金,文艺版的年终奖是苹果电子产品。”年关将至,年终奖主题的笑话已经开始在微博上流行。据说,众多网站论坛“关于年终奖讨论”、“晒晒年终奖”、“年终奖大讨论”等帖子人气颇高。尽管员工大多有着“现金为王”的实际想法,但今年有的老板不再选择拼真金白银,而改走智慧或温情路线,各种另类的年终奖也应运而生。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年终奖?网络越来越沉寂,生活越来越无趣,幸好年终岁尾,还有年终奖驾到。“天苍苍,野茫茫,天天都为工作忙,人茫茫,心凉凉,老是想着年终奖”,“君问归期未有期,老板没发年终奖”,“垂死病中惊坐起,老板不发年终奖”,“一切不以发年终奖为目的的年会都是耍流氓”……一时之间,以“年终奖”为关键词的网络造句大赛风起云涌,真是唐诗、宋词表不尽,满城尽待年终奖。
2.公众
不要把天然气改成另一个“两桶油”
凯迪网友“青岛代律师”:最近,发改委在广东、广西地区搞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我看了半天,也没搞明白那些专业术语,不知道这价格最终会由谁拍板决定,相信不少人面对那一堆堆没见过的名词,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这里,我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担心,提一些建议。实际上,天然气和汽油、柴油一样,都是老百姓离不开的东西,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目前“两桶油”把老百姓祸害成什么样子,我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当然,有些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所以,我担心的正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如果也像“两桶油”这样,只是给垄断穿了件市场的外套而已,它的骨子里,还是垄断。当然,我最关心的不是最终价格如何,而是这个制定价格过程中,到底会不会有老百姓的真正参与。实际上,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当,如果没有老百姓的参与,只有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参与其中,这种价格很显然是不可能让老百姓满意的。退一步,即使在价格制定过程中,不让老百姓参与,也必须保证将制定价格的过程、依据、主体、成本等所有因素都公布出来,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也就是俗话说的“晒账本”,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不产生权钱交易,不产生腐败,才是怪事。
我由衷地希望,不要在现有“两桶油”的基础上,再弄出个“两桶气”,让老百姓喝不起油,喘不过气。
3.企业主
中国“乔布斯”做梦都盼着减税
中新社区“亚克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最近表示,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过重。“如果说现在让我办一个企业,社保费率占工资的50%,再加上所得税等,肯定会倒闭,90%的企业不偷税漏税可能会倒闭。所以如果说在增值税率不降低、小微企业的税收不降的情况下,如果加强现在的手段,对一些民营制造业、小微企业包括一些服务业,将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90%的企业不偷税漏税可能会倒闭,这并非危言耸听,更非鼓励企业主偷税漏税,反而证实了企业税负过重的严峻现实。此前有报道说一名企业主“做梦都盼着减税”,他一年摸爬滚打下来,公司能赚120万元左右,但“17%的增值税,每年本应缴50万~60万元,由于我这里安排了13名残疾人就业,每人每年能享受3.5万元的退税,因此只需缴20万元左右;25%的企业所得税,每年12.5万元;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每年5万~8万元;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每年30万元。算下来,每年得缴70万元税费,到手的净利润只有50万元,大约58%的利润缴了税!”“大约58%的利润缴了税”,委实惊人!税费过高,企业必然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9年,每年倒闭100万家,而在欧美国家企业的寿命动辄十多年乃至数十年。哲人说得好,“征税的艺术就像从鹅身上拔毛,既要多拔鹅毛,又要少让鹅叫。”不能让中小微企业继续处于水深火热中了,温总理希望中国要有“乔布斯”,要有占领世界市场的像“苹果”一样的产品。苹果公司也是由一个微型企业逐渐成长的,如果不断改善我们的体制环境,积极鼓励创新,谁敢说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本土小微企业里没有“乔布斯”?谁敢说小微企业不会变成大“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