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3日中午,三个盐井小学的孩子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们沿着父辈当年走过的山路继续地走着
娃儿难 没校车,上下学是问题
25岁的郭世音租住的地方距高速路仅几十米,旁边还有一条310省道,每有大货车通过,在房里都能感到震动,她最担心孩子放学后到高速路上玩。
这个村几乎所有的农家都住着学生,最多的十几人,大多都有家长陪读。生活用品和粮食定期从山里背来,快一年了,孩子只在暑假回过一次家。
陕南汉中市镇巴县巴山镇盐井小学就坐落在高速公路旁边,学校从学前班到六年级280名学生没有一辆校车。绝大多数山区孩子仍是靠两条腿徒步上学,即使是节假日许多孩子也回不了家。
郭世音的家在鹿池村,距学校有20多里山路,此前有一条崎岖小路能行驶农用车,但去年一场暴雨将这条唯一通往外界的小路冲毁了。
在盐井小学上5年级的张建军,鞋磨破了,都能看到脚指头。从家到学校1个多小时山路,他天不亮就起床,奶奶提前做好早点。学校提供的蛋、奶不舍得吃,留着回家吃,奶奶说:“把蛋奶拿回家不是占公家便宜,学校旁的餐馆贵,咱们吃不起,能省一点是一点。”
紫阳县毛坝镇有一所高中和一所中心小学。快放学时,门口站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有条件的开着摩托车来接,更多的学生则背着书包和换洗衣服来到桥头,在这里乘坐小面包车回家。司机刘师傅说,每到周末生意特别好,自从外地校车出事故后,“我们也重视学生安全,绝不超载”。而大多数孩子只能靠着两条腿翻山越岭,争取在天黑以前赶到家。
家长难 为娃上学租房住
2011年春节过后,郭世音的大女儿上学前班,她带着大女儿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租房,同时还有姐姐的两个孩子,5个人挤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每年租金1500元。
西康高速与102省道在商洛市镇安县青铜关镇冷水河村口交汇。山民分散住在几座山头上,汽车不可能开到家门口。2009年,政府投资修建了一条十几里长的乡村便道,水泥路面只修了一半。每到雨季很容易发生塌方,大型客车无法在这条路上行驶。
李春梅的儿子在青铜关镇中心小学上学前班,她和两位家长在镇上一处农家租房,月租金100元。李春梅说,从学校到村口有15里可以坐汽车,下车后还要走2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家,5岁的儿子根本走不动。每次去学校她还要背大量的粮食和生活用品,大人都难以承受,何况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