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月3日电题:花季少年为何成劫匪?
庞书纬、文贻炜
2011年12月下旬,西宁市胜利路一超市遭3名蒙面劫匪持刀抢劫,并劫持6名人质。3位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遭砍刀砍伤。劫匪落荒而逃,人质毫发无损。
经追捕,3名劫匪很快落网。没想到3人竟是省内某学校学生,最小的16岁。
花季少年为何成劫匪?
抢超市
2011年12月22日,冬至。
当日夜晚,西宁市路上行人渐少,忙碌一天的超市老板娘卢女士清点账目,并准备关门。此时,一名戴着棉帽和深色口罩的年轻人进入超市,环顾了足有一分钟后,买了一支口香糖走了。卢女士和店员并未在意。
两三分钟后,超市的门忽然被一脚踹开,3个蒙面人手持半米多长的砍刀冲了进来,向店里咆哮:”全都蹲下,两手抱头!“
卢女士赶紧蹲在地上,她用余光瞄了一下几个劫匪:一个持刀站在她和两名店员身旁,一个在门口向外张望,另一个疯狂地席卷柜台里的高档香烟,他是刚才买口香糖的那个人!
”交出手机!“身边的劫匪面对卢女士和店员吼道。她们刚把手机放在桌上,这名劫匪就一通乱砍,把手机砍得零件乱飞。劫匪发现了店里的监控器,挥刀便砍,但由于离地太高,没有得逞。这个监控器记录了案发全过程。
隔壁值夜班的老人听到动静赶了过来,没想到刚进店门,明晃晃的砍刀“唰”的一下横在了他脖子上。来购物的两名顾客也被劫持到角落。
此时,卢女士最担心的是正在里屋的儿子小龙(化名)。“儿子,你可千万不要出来!”
13岁的小龙隔着门缝,看到店里遭劫,先将门反锁,关掉电灯,钻到黑暗处藏好后,悄悄拿起手机报了警。
砍民警
“胜利路永伟超市发生抢劫。”
“明白!”接警后,值班民警张志珍带领协管刘青灰和文职刘剑,跳上警车,迅速赶去。不到5分钟就赶到了现场。
刘青灰和刘剑抢先冲进超市。
“把刀放下!”刘青灰一声怒喝,和刘剑一起逼近持刀劫匪。他们心里明白:为防止劫匪情绪失控,必须迅速夺下其手中的刀。
不料,正在柜台后看管人质的一名劫匪突然持刀冲了出来,向民警疯狂砍去……鲜血顺着民警的脸颊流了下来。
原本被擒住的劫匪开始挣扎。刘青灰不顾自身安危,奋力夺下一名劫匪手中的刀。
这时候,张志珍冲了进来,他原本带了手枪,但人质的哭喊声告诉他,他的“武器”只有手中的警棍和心中的信念。
搏斗中,砍刀无情地落在3位民警身上,鲜血模糊了视线……
劫匪见势不妙,企图夺路而逃。其中一人看到抬头张望的卢女士,丧心病狂地挥刀砍去。刘剑不顾一切地将卢女士压在身下,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卢女士。
鲜血溅满了超市,3位民警终因伤势过重倒下。劫匪夺门而逃。
3位民警被送往医院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青海交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红军介绍说,受伤民警中,25岁的刘剑伤势较重,前额头皮部分缺失,已接受清创和缺失头皮移型对合手术。另外两位民警头部、手臂等处有多处刀伤。
连日来,3位民警的英雄事迹在西宁流传。市民们纷纷向3位民警送鲜花和营养品。
市民李女士说:“民警的英勇举动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切身感到当下见义勇为无处不在。”
重教育
案发同时,西宁市公安局出动警力全力缉拿,不到3小时,3名劫匪落网。
令人震惊的是,3名蒙面劫匪竟是省内某学校学生:王某18岁,纪某17岁,程某16岁。
记者在看守所见到了王某和纪某。
据王某供述,其父母是下岗职工,靠打工贴补家用。前不久,一家人搬进新居,因为装修房子,家中经济更加拮据,自己手头零花钱越来越少,便和好友纪某、程某想到了抢劫。
案发前一天,王某以报考大专为由,向父母骗来100多元买了砍刀、手套和口罩。
纪某告诉记者,父母在他10岁那年就离婚了,他跟随父亲、奶奶生活。有时候没钱吃饭,就去王某家蹭饭。
案发前,3人同在一家公司实习。
“明年7月就毕业了,原本打算留在公司,可……”带着手铐的纪某对自己的行为追悔莫及。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过由于自己的一时冲动给家人带来的影响”时,王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纪某当场失声痛哭。
花季少年失足,值得反思。
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李静萍说,近年,青少年犯罪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11年前10个月,全市青少年犯罪人数达680多人,占犯罪总人数的40%以上。“原因之一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缺失,学校、家长大多只关注分数,法制教育基本流于形式,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当下,困难家庭和问题家庭的孩子应当受到特别关注。
3位青少年,一位父母双双下岗,一位来自单亲家庭。家长因为忙于生计,无暇与孩子沟通,加上青春期孩子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平衡,容易以极端方式寻求发泄。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应当负起责任。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兰花说,应当通过法律对青少年成长环境予以净化。对有违法倾向的青少年积极进行早期干预,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已触犯法律的青少年不抛弃、不放弃,依法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矫正。
马兰花坦言,预防青少年犯罪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新华社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