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陕西笑星王木犊:清贫中坚守独角戏
http://news.hsw.cn    来源: 人民网  2012-01-11 19:0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练体操的孩子们
练体操的孩子们
2012春运“萌表情”
2012春运“萌表情”
·未来一周北方局地有大雾 南方大部多阴雨雪
·深圳警方东莞扫黑遇暴力袭击 开枪自卫误杀一的哥
·温州一小学庆元旦活动:小孩淋雨表演领导坐伞下
·男子千元买2800万条公民信息 包括20名亿万富豪
·霍金预言:人类未来将移民到火星并最终征服宇宙
·英国男子与狗发生性关系入狱5个月 14岁开始兽交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出了两个滑稽人物:一个是石国庆,一个是王木犊……平日不善言笑,但出语则逗,正话反说,反话正说,颠三倒四,幽默而不油滑。”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以生花妙笔为读者描述了一个古城西安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而“王木犊”这个曾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独角戏在经历了人生舞台的起落沉浮之后,时隔多年再次以“王木犊剧场”出现在公众视野,续写着这个陕西本土笑星的传奇。

  王木犊 当年红遍全国

“我叫王木犊,我老婆叫李幺妹”20世纪80年代,一台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对于很多普通的中国家庭还是一件奢侈品,“听匣子”依然是老百姓的主要娱乐活动,而就是这句充满独特魅力的招牌口号,让“王木犊”这个土里土气,瓜瓜实实,幽默诙谐的憨汉闻名于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甚至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幽默大腕。

王木犊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舞台形象,但他的塑造者石国庆多年来却是以一个业余演员的身份行走于江湖之中,“人戏合一”的过程更是颇富戏剧性,被陕西演艺圈内人传为佳话。

1980年,当时是西北大学化工系教师的石国庆,接到演出任务,工作忙,只好编一个人表演的节目。一天,他正洗碗,听到一对夫妻看电视吵架,男的要看秦腔,女的要看歌舞,闹离婚。他写成《秦腔、歌舞与离婚》。他的亲戚叫木犊,节目中的丈夫叫王木犊。木犊在当地是可爱的意思。妻子叫幺妹。他代表单位参加全国职工文艺调演,获得第一名,一鸣惊人。许多人不知叫什么节目,他也不知道。中国曲艺杂志刊登,设独角戏栏目。他到中南海演出。从此,石国庆以王木犊为主人公创作了一系列独角戏。在全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上,央视记者看了石国庆表演的节目,邀请他参加非常火的《九州方圆》节目,12期播放独角戏。1988年,石国庆的独角戏在春晚演出,王木犊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西安著名相声演员周春晓至今还记得当时石国庆在全国演出时的火爆场面。“石老师受邀到江苏连云港演出,一演就是10场,观众当时又欢呼、又尖叫的,场面太热烈了,绝对比现在的选秀明星还热闹。”

  石国庆 清贫中的坚守

然而好景不长,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之后,随着电视机的不断普及,独角戏这种独特的曲艺形式逐渐被淡忘。究其原因,独角戏的埋没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这种表演形式只有一个人的力量,加上剧本的创作跟不上,王木犊这个幽默的西北汉子因此也就逐渐被观众所遗忘。

彼时,全国曲艺界开始流行小品,而王木犊的扮演者石国庆也已经从教师的岗位上退休,“平时没事享受退休生活,看看书、上上网,有时候写写剧本,还有一些演出活动”。从台前退居幕后的石国庆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创作和表演小品上,之后又拍了很多影视剧,而独角戏这块阵地慢慢失去了。“很多观众见面还问我,为什么不演独角戏了。而这些年我创作了不少独角戏的剧本,我希望能够重新将独角戏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有一个场所能够观看独角戏,欣赏到真正拥有陕西特色的曲艺表演。我觉得陕西观众不是不喜欢曲艺,而是没有地方可以看。”

2009年,告别舞台和观众多年的王木犊又回来了,在陕西众多曲艺界人士和几位有识之士的帮助下,“王木犊剧场”正式开张。石国庆说:“尽管这些年演出少了,但是我一直还是很关心陕西曲艺的发展。现在有人愿意投资,而且观众也很喜欢曲艺表演,所以这个时候就推出了‘王木犊剧场’,但表演的不是我一个,还有很多陕西非常出色的曲艺演员,表演内容很丰富,陕西快板、相声等很多节目都可以表演。”

  独角戏 开创出集团军

与独角戏时代不同的是,“王木犊剧场”始终把培养发现陕西省曲艺人才作为己任,他们经常和曲艺爱好者进行台上台下的交流,邀请青年演员来这里演出,为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2010年参加过春晚并获得全国相声小品大赛大奖的“80后”相声演员贾玲、白凯南,多次来“王木犊剧场”演出,颇受西安观众的喜爱。他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石国庆老师塑造的“王木犊”伴随着自己的成长,“王木犊”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独特的创作思想是值得现在年轻一代曲艺演员好好学习的。我们去过全国很多剧场,站在古香古色的‘王木犊剧场’上,面对‘王木犊’还真有些‘怯场’,但是充满陕西文化的活跃氛围,立即会让演员充满表演激情,这种小剧场创造的是演员和观众交流的最好机会。”

高晴、孟娜、阿哲、魏征、娟子、金龙、杨阳、侯小鱼等一批活跃在陕西省曲艺舞台上的青年演员,更是愿意“在学中演,在演中学”,舞台对于他们的成长尤为重要,他们格外看中舞台,经过数年磨练,他们已在全国曲艺界崭露头角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侯小鱼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她和郭建忠表演的小品《街头巷尾》获得了全国相声小品大赛二等奖、第七届 CCTV 相声小品邀请赛优秀奖,并被特邀在央视表演。“王木犊剧场”主持人高晴说:“我珍惜每一次登台的机会,并把每一次都当成对自己的挑战。在这里有老一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有年轻演员的相互交流,有更多的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坚守、努力、创造’是我们的信念,为陕西曲艺事业的繁荣付出我的一把力尽我的一份心,是我们年轻演员的责任。”

  重树陕西曲艺文化品牌

著名喜剧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文化翻译家、“契科夫文学奖”获得者陈孝英将“王木犊”和赵本山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两人都来自民间,发源于本土,属于业余喜剧表演天才。前者没有在全国叫响,主要原因在于陕西品牌文化意识的薄弱,没有庞大、坚强的创作团队,以致导致了“王木犊”的境况独木难支,自生自灭。而后者却抓住机遇出击省外,得央视青睐,精心包装,一举出名。

其实“王木犊”的资格较之赵本山更老,文化底蕴更深,“王木犊”形象具有更强的唯一性,陕西关中方言形成了独立的戏剧艺术样式——陕西独角戏。但这些优势并未发扬光大,以致于到了最后每况愈下几近消失。

现在“王木犊剧场”的兴起,唤醒了观众心底的记忆,它有一种亲和力和怀旧感,加之众多中青年本土艺术家的加盟,陕西品牌文化意识终于复苏,让人看到了陕西曲艺的发展希望。

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认为,对于独角戏的发展壮大,要牢牢抓住陕西的地域特点,表现出“王木犊”的独到特色,同时把陕西的民间艺术,眉户、碗碗腔、魔术、快板、陕北说书等也搬上舞台,找回那些被淡忘的声音,这是把“王木犊剧场”做好的关键。本报记者黄小春

>>>编辑点评

让陕西独角戏不再“独”下去

“在东北观刘老根,到西安看王木犊”足以见王木犊这个陕西符号在文艺界的位置。但现实是东北的刘老根火遍了全国,而我们的独角戏——王木犊依然在唱独角戏,依然在为出路苦苦探索。

诚然,“王木犊”的资格较之赵本山更老,文化底蕴更深,独立的戏剧艺术样式也更加的独特,但是品牌意识的缺失,使得这个曾经火的不能再火的喜剧形式,渐渐只有忧而没有喜。当下,文化大发展再次迎来了春天,已经开张一年多的“王木犊剧场”再次担当了唤醒品牌文化意识的重担。虽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至少为复苏艺术积累了经验。

而要让陕西独角戏不再"独"下去在全国叫响,那必须得让这个“独”变的壮大,这就要把陕西其他的民间独特艺术集结起来,再重装上阵。另外得让这个“独”做到真正的独,这就是要用先进的现代经营营销理念,助推陕西独角戏,擦亮陕西文化品牌。

编辑:刘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