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安媒体报道,还有3年时间,西安市的公务员、民警、出租车司机乃至银行、邮政、医院等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需会用英语对话——这是近日通过的西安市《加强西安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的。
细则说得明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0岁以下的公务员,要能够掌握英语对话300句以上。邮政、银行、医疗卫生机构80%的一线员工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服务。40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的民警中,80%的人员能够掌握西安市公安系统英语基本会话100句等等。40岁以下的营业员、餐厅服务员、前台接待员、客房服务员等能够掌握英语会话100句的一线员工,占总人数的50%,逐步实现英语购物无障碍。2015年,出租汽车驾驶员中,40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员工80%通过出租汽车驾驶员日常英语的考核;公交司乘人员中,40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80%通过日常英语考核;地铁站务员工中,80%通过考核。到2015年,五星级饭店持等级证书的员工占本单位应持证员工总数的80%,四星级饭店达到70%,三星级饭店达到60%。
消息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争议。有网友质疑,西安是一个文化古都,吸引了很多国外友人,增强相关行业外语交流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种一刀切式的提升全民英语水平的举措,有必要吗?腾讯网友郭珮琦认为,国际化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
也有评论认为,西安的相关规定遭到误读。西安是一个文化古都,吸引了很多国外友人,和外国朋友打交道,是日常工作中会碰到的,为了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服务水平,懂些简单的英语难道就不行吗?
本报综合
新闻回顾:2015年公务员民警要求能英语对话 鼓励市民学外语
《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市民外语交流能力得以提高,公务员和窗口服务行业人员涉外服务能力得以提升,重点区域公共场所公示语英文译法、重要餐饮饭店菜单英文译法基本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