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民间机构致信卫生部吁暂停推广“实名监测艾滋病”
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2-02-20 10:1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成龙私人飞机内景曝光
成龙私人飞机内景曝光
男子救起落水者后离开
男子救起落水者后离开
·余秋雨被曝为熊胆企业题词:百般熊姿 一派人道
·记者采访遇车祸送伤者上医院 称“救人不容缓”
·郑州一餐具消毒公司气味呛鼻 池里漂卫生巾(图)
·男子因起争执勒死女友 “与尸同居”5天玩网游
·电影学院试卷被盛赞 PM2.5、“女同”成试题
·中学为升学率逼着差生上技校 老师称不要赖在学校

彩虹门诊内,一名志愿者正在给一名候诊者讲解日常防护知识。

几名候诊者正在彩虹门诊外等候。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广西、湖南两省区宣称将立法实施‘艾滋病检测实名制’,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表态赞同”的消息一经报道,即引发舆论巨大争议。尽管实名制检测的对象是“初检为阳性者”还是“所有接受艾滋病检测者”尚未明确,但从上周开始,两家民间公益机构已先后起草文件,呼吁立即暂停推广“艾滋病实名检测”。一场关于隐私之战已经打响。

  本报讯上周,公益机构“天下公”,致信卫生部,要求立即暂停艾滋病检测实名制推广。该机构担忧,此举必将减少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检测率,引起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巨大倒退。同时,民间机构——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联盟,关于“呼吁停止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立法”的信件也已起草完毕,将于近日寄至国家疾控中心。

  “实名制”检测能否确保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隐私不扩散?完全实施“实名制”检测后,如何做到真正的“保密”?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如何追责,对当事人造成的工作、心灵上的创伤如何弥补?

  焦点1

  实名检测令高危人群生畏

  对于多省份欲推广“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的做法,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近日表示赞同。

  但公益机构“天下公”执行主任于方强有不同的看法,“在现有社会环境下,现金鼓励、匿名检测都很难做到让高危人群积极检测,实名检测又如何提高高危人群的检出率呢?”

  于方强认为,强推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必然引起艾滋防治事业的巨大倒退。因为,匿名检测至少可以鼓励高危人群前往检测,实名检测则必然造成高危人群拒绝检测。

  赞成推广实名制的观点认为,实名制并没有导致接受检测人数明显减少。“但稍微熟悉中国艾滋病防治的人都知道,没有高危人群参与的检测都是无效检测,对艾滋病防治一点作用都没有。”于方强说,“实名制检测政策下的高检测人数只能表明有更多的非高危人群占用了防艾资源。‘检测告知’的对象就是艾滋病感染者,如果艾滋病检测的都是非艾滋病感染者,‘告知’根本就无从谈起,检测的目的又何在呢?”

  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联盟秘书处联络人孟林则表示,作为高危人群之一的男男同性恋圈中,定期进行检测的比例不足20%,如果实名制推广的话,这个数字势必还会“再降低”。

  焦点2

  隐私泄露处罚机制不健全

  虽然“谈艾色变”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多年来,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在就业、就医、婚姻、生活等方面遭受的歧视不胜枚举,艾滋病感染者遭受社会歧视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作为一名支持艾滋病感染者平等融入社会的资深公益人士,已先后协助了3起“艾滋病就业歧视案”的于方强对此深有体会。让他最痛心的是,云南一对夫妻都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他们产下的孩子是健康的,但社区方面泄露其情况后,大家以讹传讹,都认为孩子也是感染者,致使孩子自懵懂时起就遭到公众疏远,入园入学也遭排斥,幼小的心灵烙下的阴影再挥之不去。

  “当前的社会环境尚无法保证感染者与健康人群拥有同样的平等权利,这是不争的事实。”孟林担心,在这样的事实环境下,“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将会剥去感染者对隐私保护的最后一层防线,艾滋病歧视现象将从少数感染者的遭遇变成每一个感染者都会面临的危险境地。

  因此,在配套的艾滋病感染者的隐私和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和落实前,实名制检测并不具备推行的合理性,带来的后果无法想象。

  焦点3

  实名制检测有悖现行法律

  “一旦实名制检测被纳入立法,就意味着所有检测艾滋病的项目,即使是初筛也要进行实名制登记,就是强制性的。”孟林表示,“实名制检测”中的“检测”是指所有与艾滋病有关的检查项目及初筛检查,还是初筛为阳性的复检,这个概念尚未厘清,盲目为其罩上法律的外衣后,不仅不利于艾滋病筛查和检测,更与现行法律相悖。

  国务院2006年颁布施行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其中第二十三条确立了“国家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依据条例的规定,我国对艾滋病的检测确立的是“自愿咨询检测”制度,强调“自愿”原则。而广西和湖南等地的做法不但没有坚持《艾滋病防治条例》确立的检测原则,反而超越条例的规定,创制“实名制检测”,这种立法行为本身就违反了我国《立法法》的规定。

  《立法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内容均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是地方性立法的前提,否则,地方性法规就不具备合法性的前提条件,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因此,广西和湖南两地的这种“艾滋病实名制检测”的立法活动违反了上述两项上位法的规定,本身就违法,必须应予改变或者撤销。

 [1] [2] 下一页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广东1月传染病死亡人数达64人 艾滋患者占一半   12-02-16 16:50
·去年陕西省161人死于传染病 艾滋病仍是首凶   12-02-13 08:20
·多省拟推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 卫生部赞同称利防控   12-02-09 13:57
·内贾德:西方制造艾滋病以削弱第三世界国家   12-01-20 08:3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