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闫谊就是通过画展这样的平台,才在全国打出了名气,她也将参加本次的九城联展上海展 本报记者闫文青摄
曾几何时,我们对80后的印象还停留在“孩子”的概念上,可是在陕西的画坛,一群70后与80后的艺术家已经显露出独特的艺术感悟与表现力,开始引起各方关注。年轻人是画坛的未来,而即将举行的“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上海站”则为这群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六位新生代画家亮相
谁不想少年成名,谁又能理性面对名利的诱惑,相对而言,艺术家在成名前与成名后的坚持上就面临更多的挑战。随着“九城联展西安站”的成功举行,年轻油画家董文通在与广大读者的现场交流中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充分地阐释出来,为更多人所知的同时,董文通的画作也因此受到了欢迎。即将在25日举行的“九城联展上海站”中,除了董文通,韩勃正、饶俊丽、杨杰、何花、闫谊、石珩伯等六位新生代画家也即将携自己的精品力作精彩亮相。作为西安新生代画家中的翘楚,九城联展正成为外界了解他们的有力窗口。
在六位画家中,饶俊丽生于1973年,董文通和韩勃正生于1979年,石珩伯出生于1981年,杨杰出生于1982年,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的闫谊更是出生于1985年。能够从众多艺术人才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是实力,还有领悟力、才气和那么一点点运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艺术家想要更上一层楼,也需要更大的平台来展示自己,对于新生代画家而言,他们有潜力,有抱负,更不想把自己局限在一地发展,而在九城联展这个舞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聚集在一起,必然会在各种流派的激荡中,让彼此获得艺术上的提高。
拥有交流平台期待观念碰撞
说起舞台,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体会,韩勃正的观点很有特点:“画家是一个思想者,就像你创作一个交响曲,你觉得很好,却无法传达出这种完美,而媒体就起了这种作用,能够让观众听到它,让你创作的东西有价值,让观众能够细细品味,让思想的成果结出现实的价值。”
饶俊丽说,“画家作画是生活也是工作,媒体能给画家提供更多的资讯,让我们画家的画走得更远。”这位以新娘题材为特色的画家,被老师发现独特的语言形式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何花则是在进入司徒立工作室后,重新审视自己,“司徒立的表现论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表现力,让我的画摆脱概念和共性。”她认为参加展览是很好的形式,“能让大家看到我们的作品,更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来做个展览,更加充分地展现出自己的艺术。”
当年闫谊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脱颖而出,恰恰是因为她的作品通过“学院之光”展与成都双年展在全国打出了名气。而杨杰则称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展,更多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展览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我的画,期待和不同的人交流,收获一些意见和建议,最希望听见批评的声音,不同观念的碰撞。”
“九城联展”主办方华商报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掘年轻有潜力的新生代画家,让他们走出西安,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熟知他们的作品,不管是从审美教化角度,还是书画收藏方面,无疑都会是一种双赢。本报记者谢勇强实习生闫慧宋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