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把智能电子产品当早教机,会导致宝宝语言发育迟缓
东南网-海峡导报2月24日讯(记者 梁静)娃娃都2岁多了,还不会讲话,可iPad2(一款苹果公司发布的平板电脑)却玩得挺溜。殊不知,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眼下,很多年轻父母把这类智能电子产品当成“早教机”,希望以此开发孩子的智力。但早教专家却表示,2岁以下宝宝长期长时间玩电子产品会因“被交流”而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抱着iPad2,2岁多的宝宝时时(化名)可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上一两个小时。对他来说,玩iPad2这种高科技的东西虽然不在话下,可讲话却难多了。
昨天,时妈带着时时来到早教机构,希望能解决孩子的说话难题。时妈说,时时都2岁多了,却连简单的句子都不会说。
“我们说的话他好像都听得懂,但就是不说,有什么紧急情况也只会尖叫,对他自己的名字也不敏感,有时候叫他都没反应。”
如今,像时时这么小就会玩iPad的宝宝越来越多,年轻父母们也喜欢把智能电子产品当成“早教机”,希望帮孩子益智。
可早教专家陈老师却提醒,这些不但对孩子益智没有帮助,反而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及脑部发育。
陈老师说,在玩电子产品时,孩子听到机械的声音只是一种被动接受,没有主动交流,没有交流就不存在学习和发育。而且机械的电波声不够清晰,孩子只有听到真人发音,再加上眼神交流,才能学习讲话。
机械的声音听多了,宝宝对父母和身边人的声音就会表现得不敏感,而互动交流减少,就更不利于孩子开口。
此外,对于时下很“热”的《巧虎》等动画片,早教专家都建议孩子少接触为好。要看动画片的话,每次也只建议看10至15分钟。
因为所有针对幼儿的动画片,孩子如果长时间观看,他们的脑电波都会处于平和状态。别看宝宝表现得很安静,但他们的大脑却没法思考。
由于宝宝的大脑还处于发育阶段,这种状态对于他们脑细胞的发育是很不好的。所以,父母在宝宝看了10至15分钟的电视后,可以和他们沟通,做一些延伸的交流。
(东南网-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