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玉林2月29日消息(记者韦雪)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大桥镇初级中学的部分学生家长给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打来电话反映,因为成绩差,自己家的孩子连初三还没毕业,就被学校强制分流到附近的职业技术学校就读。
【广西玉林初三学生遭强制“分流” 学习差者无缘中考】
将还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分流到当地职业学校的做法,几年前已在多个省份被陆续叫停。这种本该禁止的做法,为何会在广西玉林再次出现?
这是小陈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大桥镇初级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再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小陈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将告一段落。对于未来,小陈有自己的打算。
小陈:如果读完初中,我就不读了,大部分同学都会出去打工。
记者:你也会去打工是么?
小陈:是啊。
如今尚未初中毕业的小陈却坐在了陆川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室里,她成了电脑班的一位学生。小陈说,这样的结果完全来自于上周自己和班主任罗老师的一场谈话。
小陈:她叫我出去,问我要不要去读职校,我说我还不是不去了吧,她又说职校这好那好,在职校住的也好吃的也好,可是我还是不去,可是她又说,你在这里又学不到什么,你还是上那里去学。她说如果在这里读完这个学期,那里也出初中毕业证书。
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小陈最终来到了陆川县职业技术学校,但小陈并没有在这里看到自己班主任所承诺的崭新的教学楼和新建的操场,面对破旧的校舍,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小陈希望还是能回到原来的学校学习。
小陈:那会老师也跟我们说这里是新建的,可是我们一来到这里看到还是以前那个样子没改变,我就跟老师说我想回去,老师说不可能啦,回不去了。
小陈的父亲自始至终也不同意女儿去职业学校读书的做法。在他看来,小陈最后到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完全是因为班主任的强迫。
小陈父亲:他说她分数差,在这里读就是强迫的,你不去也要去,她说你分数太低。
实际上,在大桥镇初级中学并不只有小陈一人有这样的遭遇,罗老师透露,今年全校共有40多名临近毕业的学生被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罗老师:有四十多人吧,可以去玉林读,也可以去陆川读,玉林的电子工业学校和我们陆川的技校是联办的。
这些被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是老师眼里的“学困生”。
罗老师:“学困生”,是学习困难学习不好的那些学生,他在这里语文数学学不进去,为了激发他的兴趣,就集中到那些技校里面学些电脑啊什么东西的。
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叫停各种形式的“初中分流”工作,要求中职学校不得招收当年初三在校学生。而大桥镇初级中学校长池文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毕业前,将这些学困生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做法是接到了上级的通知。
池文官:我们也是按上级的要求来宣传的,大家自愿,家长同意。
记者:您说的上级要求是指哪里?
池文官:上面具体有进行啊,一级级贯彻下来啊,职业教育招生啊。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上级部门”都认可池文官的说法,记者也曾致电广西教育厅和玉林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都向记者表示,擅自将初中未毕业的学生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做法不符合相关规定。
玉林市教育局:以前虽然没有发文但是讲过到初三以后,他要去读中职就可以报名去参加中级学校那边的学习,叫分流。从去年开始教育厅已经下发通知,不给分流了。一定要学完九年义务教育,参加完中考以后才能够去读中职或者普通高中。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表示,大桥镇初级中学所在的陆川县教育局应对这种违规做法进行管理。而事实上,将初中未毕业学生分流到当地职业学校的做法正是陆川县教育局的授意。陆川县教育局成人教育股工作人员黄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陆川县教育局的这种做法有自己的理由。
黄德:因为我们这里临近广东,每年春节过后,因为广东那边闹民工慌嘛,就有很多人来我们这里招工,特别是那些初中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我们县根据这种情况为了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摸清情况,比如说,今年毕业的学生他们愿意就读县职业学校的话,我们就把这部分人集中起来,去职业技术学校里面学习,主要是学习初中的基础知识,适当的渗透一些职业基础课,这样子的。
和大桥镇初级中学的态度相同,陆川县教育局也向记者强调,初三未毕业的学生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是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陆川县教育局的做法有越权的嫌疑。
熊丙奇: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建立起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一贯的机制,因此当地教育部门解释,提前把这些学生纳入中职教育体系是不存在相应的法律依据的,他说这些学生自愿,实际上可能存在被自愿的情况,这些学生在接受完初中教育之后,他的选择是有自己的空间的,当然有的学生是觉得这样的选择是不错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这是教育行政部门越权在为学生作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