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就“2011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减排结果及PM2.5监测工作”有关情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陕西省环保厅厅长李孝廉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表示2011年陕西省污染减排运用了层层落实责任等措施,超额完成了规定指标。
环境保护部对陕西省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定结果显示:我省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量分别为17.72万吨和7.7万吨。化学需氧量比上年下降2.13%,二氧化硫比上年下降3.25%,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年初下达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下降1.5%和2%的目标任务。
2011年我省污染减排工作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
2011年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污染减排,把“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作为“十二五”陕西发展的三个主要目标之一,提出“铁腕治渭”让渭河三年变清的战略目标。围绕目标,我省先后发布了《省环保厅关于切实做好“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以分解落实责任和机制建设为重点,对全省2012年和“十二五”减排工作作了详细部署,还审议通过了《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
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重点区域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2011年,我省加大财政环保投入力度,采取与减排效益相挂钩的方式对减排项目进行奖励补贴。去年以来,省级共安排3.14亿元用于污染减排,其中包括安排陕南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亿元;燃煤电厂脱硝改造示范工程和已投运脱硝设施运行补助,燃煤电厂关停奖励和省市环境信息平台建设共8500万元;农村污染治理资金9300万元。围绕“一山两水三大板块”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各项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农业、交通领域污染防治。
2011年,陕西省积极实施“以减促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为减少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我省推行环保标志分类限行政策,西安世园会期间,陕西省禁止无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和黄标机动车在园区通行;全省开展了37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检查整治工作,新增6家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编制了《陕西省机动车污染减排管理办法》,拟对机动车淘汰实行奖励补贴政策。
四是强化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按照“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思路,我省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污染减排的最终目标和主攻方向。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排污总量管理、严把环评准入关等手段,积极促进产业升级。
五是完善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建设,强化监管保障运行。
去年省环保厅着力提升监测体系建设水平,全年围绕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制定了《陕西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陕西省环境监测综合信息管理规定》等多项规定。有力强化了监测体系。
六是落实经济政策 建立减排长效机制
全省积极运用经济杠杆,建立减排长效机制。重点推进纳入国家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工程减排项目建设,通过加快火电、水泥、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严格总量管理,实现环评审批与总量管理、排污许可证发放和排污费收取的联动挂钩,着力推进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环保倒逼机制,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上实现新跨越,在推进转型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相关链接环保厅:2011年环境质量稳定 空气多为煤烟污染
PM2.5监测发布工作正在进行 6月底有望发布检测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