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日前共同研究差别化房贷政策,其中提到“切实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合理权衡定价,在基准利率之内根据风险原则合理定价。”这意味着,四大行首套房贷利率将不高于基准利率。(3月3日《新京报》)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四大国有银行同时调整首套房贷利率,可以看作是献给两会的“特殊礼物”,显然,银行舍弃部分利润就减轻了首套房购买者负担。此举传递出善意,有望改变银行一味逐利的形象。不过,也有可能会刺激楼市回暖,同样值得警惕;另外,基层银行如何操作首套房贷利率,也值得关注。
其实,四大行调整首套房贷利率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此之前,住建部、央行已明确要求商业银行支持首套房。央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后,释放流动性4000亿元,银行资金相对充裕,自然而然,制定的房贷政策就大方了。众所周知,去年银根紧缩时,不仅首套房贷利率提高,而且一度暂停了首套房贷业务。原因就在于市场缺钱,银行更愿意把钱贷给那些获利更高的业务,却把首套房贷业务不放在眼里。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只有保障房才与民生相关。但在笔者看来,虽然首套房属于商品房,同样与民生相关,因为首套房能解决基本的民生需求,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居住权益。因此,可以说首套房贷回归基准利率也是回归民生——降低了首套房购买者的经济负担,部分人购买首套房,实际也是在减轻保障房建设压力。
相信四大行调整首套房贷利率后,其他商业银行也会跟进,甚至不排除制定更优惠的利率政策参与竞争。如此,首套房购买者不仅贷款容易了,而且购房支付成本下降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层银行在具体操作上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嫌贫爱富”,还需要观察。据悉,四大行将在基准利率之内根据风险原则合理定价。根据风险原则定价这本身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或许给了某些基层银行“嫌贫爱富”的机会,即给收入高的或者自己的金卡客户在基准利率之内提供更优惠的利率,而对收入偏低或不是自己银行金卡客户的,则实行另外一种贷款价格。
由于银行“嫌贫爱富”已成习惯,也因为首套房贷关乎民生,笔者以为,是否有必要对首套房贷制定特殊的政策以保证公平,值得考虑。尽管我们呼唤利率市场化,但首套房贷由于情况特殊,需要“另眼相看”,制定统一的利率政策。最近,全国政协常委、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提案建议:恢复首套房贷七折利率。
另外,由于近期部分地方政府微调楼市政策,有报道称,2月全国楼市成交量有回暖迹象,甚至部分开发商停止降价改为涨价。此时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不排除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楼市即将回暖的信号,刚性需求就会提前释放出来改变房价风向。所以,必须要避免首套房贷回归基准利率“刺激”房价反弹。
笔者以为,目前唯一的办法是,房地产相关主管部门要对各种楼市政策微调的“小动作”坚决说“不”,有关部门要让市场清楚,房价回归合理价位的目标是坚定不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