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新华社就“坑面女”事件 连发6篇报道盛赞陕西人
http://news.hsw.cn    来源: 三秦都市报  2012-03-28 06:0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北京上演“黛玉葬花”
北京上演“黛玉葬花”
女仆咖啡厅 日本国内大PK
女仆咖啡厅 日本国内大PK
·南京一保安借酒劲猥亵美女同事 曾想发展婚外情
·东莞女子花百万元按摩丰胸无效 拟再投百万元维权
·广州儿子唆使父亲强奸自己女友 父亲欣然“笑纳”
·西班牙铲除少女卖淫集团 性奴手腕被刻上条形码
·网友咆哮中苦度七天等清明长假 自制请假全攻略
·山西省打黑功臣建黑帮组织 争夺煤矿敛财近4亿

  3月26日,新华社就世界首例“坑面女”王娜事件,连发6篇通稿,盛赞这一事件过程中涌现出的道德群体,以及这些道德群体身上所映射出的陕西人的厚道品质。

  当日,新华社记者梁娟连续发出5篇通讯稿件:《“坑面女”故事之一:“这是一条命啊!”》、《“坑面女”故事之二:为养被弃残疾女,送走亲生健康儿》、《“坑面女”故事之三:因为感动而行动,科技共道德双赢》、《“坑面女”故事之四:点燃社会爱心,传递道德力量》、《“坑面女”故事之五:感恩回报续美丽,道德链条闪光辉》,通过记者在合阳当地以及四医大口腔医院的深入采访,挖掘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通讯中提出:事件的每一个环节就像一根长长的道德链条,被激活、被串起、被连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阐释着道德的力量,充分体现出陕西人质朴、厚道的品质。

  新华社还同时刊发记者梁娟撰写的新华快评《相信美德激活美德传播美德》。

  “这是一条命啊!”

  “病是病,可这是一条命啊!咱不要,谁还会要她哩!”经过几个月的纠结,陕西省合阳县马家庄办事处金营村三组王友仁和李景云夫妇最终下定决心继续收养王娜。

  就是这句“这是一条命啊”,让出生第二天就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坑面女”王娜有了个温暖的家。养父母对生命的尊重、20多年的大爱善举,社会各界的关爱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免费爱心救治,让王娜变成了一位美丽的新娘,演绎了一段美丽传奇。

  著名学者肖云儒说,王娜的养父母以朴素的民间道德和原始的善心良知收养了连亲生父母都嫌弃的残疾女孩子,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国民众、中国道德传统炫目的美丽。“这是一条命啊”——活下来、生存下去,这是每个人的天赋人权——这便是中国老百姓朴素的人权意识!

  为养被弃残疾女送走亲生健康儿

  其实决定继续收养王娜的那天夜里,王友仁夫妇俩担当起的不仅仅是把娃养大的责任,还有歧视、贫困和为养活捡来的残疾女送走亲生儿子的痛苦。

  王娜不会嚼饭,李景云咬碎了放在女儿的嘴里,每次吃饭满脸都糊满了饭,每顿饭饭前饭后都要洗脸,农忙的时候,就由两个哥哥嚼给她吃。李景云说:“女儿是家里的天,所有的东西都紧着好的给她。”20多年,就这样日复一日,在这个贫困县的贫困家庭里,王娜长大了。

  家里有点钱,就拿去为王娜看病,让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越来越无力负担,王友仁和李景云决定过继一个孩子给没有老婆孩子的三叔。大儿子王军哑巴,小女儿王娜面部残疾,思前想后,两人将健康的小儿子王彬送给了三叔。

  因为感动而行动科技共道德双赢

  王娜是幸运的。她不仅遇到了善良的养父母将她养大,为她治病,还遇到因为感动而采取行动,为她免费爱心救治、医术高明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的治疗团队。正如专家所言,道德因科学而结出硕果,科技随着道德由技术层面向灵魂层面深化,“坑面女”王娜事件是道德和科技结合的“双赢”。

  “王娜是先天性双侧颧骨上颌骨缺失,这种病例可以说是世界首例。要做这个手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当时我并没有下决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院长赵铱民坦言。但是王娜第二次来医院的时候,一起来的一个同村人,不经意间说出了王娜的身世和李景云为养王娜把健康的亲生儿子送人的那一刻,赵铱民院长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救助王娜:“一定要把这个孩子的手术做好,为这个善良的母亲做点什么。”2006年9月5日至2010年5月17日,经过4次手术,王娜彻底变成了一个面貌正常的女子。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杨三省对四医大这个团队充满了敬慕,他表示,免费救治,难能可贵。王友仁夫妇感动了医院,医院义举又感动了更多的人。这种医疗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不仅树立了道德的典范,也树立了学术领域求真务实、克难攻坚的典范。

  点燃社会爱心传递道德力量

  自从媒体报道了王娜的手术情况及其身世背景后,很多人被王娜的不幸及其养父母的深情大义所感动。四医大口腔医院因为感动而主动上门来接病人历时四年免费救治王娜,再次点燃了人们的爱心。社会各界以及省市县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都纷纷伸出热情的援手,为王娜捐款捐物。据记者了解,在陕西媒体和社会各界热议王娜激活道德链条的美丽传奇,倡导做厚道陕西人的同时,陕西省委、省政府也安排相关部门对全省道德楷模进行调研,出台学习道德楷模的机制,传播爱的力量,唤回良知美德。

  感恩回报续美丽道德链条闪光辉

  从王友仁李景云夫妇无私收养,到四医大口腔医院全力诊治,再到全社会伸出援手,最后王娜手术成功感恩回馈父母家庭,这每一个环节就像一根长长的道德链条,被激活、被串起、被连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阐释着道德的力量。

  王娜说:“父母年龄大了,爸爸身体又不好,我就是要侍候爸妈一辈子,我不想离开他们。”王娜不嫁,村里人跟她开玩笑说“王娜是不是看上你哥了?”父母也询问原因,王娜对父母说:“我要嫁给大哥,只有这样,我才能和你们、和我哥永远在一起。”2011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王娜开心地嫁给了王军。在新房的大红喜字下,一家五口人留下了一张幸福的全家福。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说,道德,对个体信仰坚守者,往往可以刻苦、克己、舍身、履行。王娜与兄长成婚,也缘于对养父母的感恩回报。这种道德的连锁激活反应,不是靠外力,而是源于每个人心底的良心和善意。

编辑:白玫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新华社监测显示全国大葱价格同比涨幅为66.7%   12-03-14 21:21
·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   12-03-14 11:16
·韩寒就"起诉方舟子"一事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   12-01-30 17:01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组图)   11-12-29 07:10
·新华社发文评孔庆东辱骂记者:岂能把粗鲁当个性   11-11-11 08:0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