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国文物造假地图:洛阳南石山村高仿唐三彩闻名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新网  2012-04-05 06:5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体娱圈高帅富配白富美
体娱圈高帅富配白富美
捐赠遗体小伙生命的最后
捐赠遗体小伙生命的最后
·过路女子惨被天降粪便袋砸中 民警挨家调查未果
·男性职业催乳师欲提供服务 遭长沙产妇集体拒绝
·河北献县发生灭门血案 村民杀死邻居一家3口
·内地樱桃产量减半价格超过猪肉 吃一颗也要3毛钱
·留守妇女疑患精神病挥刀砍杀两名熟睡儿子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阳市市辖区交界3.4级地震

  作旧是仿造的关键步骤,甚至会埋入土中。

  3月30日,南石山村。一批烧制好的素胎被搬出窑。

  作旧先要杀光,让表面变得润泽柔和。

  3月,一专业网站发布《地下作旧产业调查》,文物造假再引关注。洛阳的南石山村、烟涧村等被“点名”。其中,南石山村以唐三彩“重灾区”出现。

  南石山村目前有70多家仿制唐三彩的手工作坊或工厂。各家手艺不同,产品命运不同。有被文物贩子拿去当真品卖的,有在古玩市场低价销售的,也有批量生产的旅游产品。

  南石山村有过文物贩子蜂拥而至的“盛况”。不过,因以假乱真而兴盛,也因假得太有名而逐渐失去市场。对自身如何定位,是南石山村需要面对的发展问题。

  位于洛阳近郊的南石山村,又一次被关注,是因某专业艺术网站发布了调查文章并公布了“中国文物造假地图”。

  这份地图上,南石山村标注为唐三彩高仿地,“当地农民个个是造假高手”。

  作为“文物”链条的生产端,南石山村因能以假乱真闻名全国。

  走进南石山村,时光仿佛倒流。

  路边的人家几乎每户都有馒头窑,在低矮的平房里,堆着沾满了泥土的唐三彩和各种陶俑。

  缺腿断尾的唐三彩马躺得七零八落。有的陶俑在院子的土堆里,只扒出一半。

  在当地,家家户户挂的牌子都是“仿古”。没有村民认为自己造假,“我们是仿造”。

  配料“传儿不传女”

  釉色配料,每家都有每家的秘方。即使没有秘方,也要遮掩一下做样子

  南石山村不缺传人。村子里到处悬挂着“世家”、“三彩传人”、“大师”的牌子。通常情况画着一个老人,神态凝重地捧着唐三彩。

  村子里也会嘲笑,“他爹是传人?会拿笔不?”

  南石山村和唐三彩的渊源,上溯不过百年。20世纪初,陇海铁路修筑至邙山,在南石山村附近发现大量唐三彩。南石山村人有制琉璃瓦的手艺,最初修补破损的三彩,后来有了烧制的手艺。

  手艺流传到现在,不是谁都有能力做高仿品。做得好的几家,都有“独门秘方”。“手艺是老一辈传下来,釉料的配方是慢慢琢磨出来的。”村子里的工艺美术大师高水旺说。

  曾经,没有那么多讲究。村支书高新宽说,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邻居之间还会互相教手艺。

  到了后来,手艺分出了层次,秘方更多是各家传承。在村子里,提起传人,村民会上溯到最初的老艺人,谁家是真传,谁家是旁系,分得清清楚楚。

  南石山村,更多村民卖唐三彩和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和低仿品。

  一匹崭新的唐三彩黑马卖150元,唐代人俑50元一个。为了能有一点古旧的效果,人俑上沾了点细土。“像古墓里出来的带点土腥。”村民郭尚武说。人俑做工并不精致,主要搭配着新的工艺品卖。

  郭尚武说,现在整个南石山村,真能做到以假乱真的,也就是两三个人。“他们轻易不给人做,一般是熟人介绍”。

  其他的村民,常常会在被询问能否当真的卖时,简单回答一句“咋不能”。然后补充一句,“看你卖给谁”。他们的产品价格不高,“哄哄不懂行的人没问题”。

  真正的高仿品,从最初的程序就与低仿品区分开来。

  寻找唐代的高岭土更像一个说法。高水旺年轻时曾在洛阳各处寻找高岭土,“希望找到最接近唐代的土”。

  真正重要的是塑形。“要对着真三彩塑”同样有着大师称号的张二孬,年轻时颇见了不少真的唐三彩。那时候常有破损的三彩送到他那里,他少要钱甚至不要钱,只希望能多看几眼真东西。

  跑博物馆,不让照相就站在那里临摹。有的博物馆要做复制品,赶紧抢下机会。

  当然塑形“靠的也是天分和多琢磨”。怎么塑出古代马停步喘气时的鼻翼扩张,人俑的面部表情,需要细细琢磨。

  形是一切的根本。塑好形,上窑烧。唐代用柴窑,大师们自然也要用柴窑。但这更多的是种宣传手段。“电窑容易控制温度,更好烧。”张二孬说。

  烧好素胎,上釉。唐三彩判断真伪,也更多是看釉。在南石山村,每家都有每家的秘方。即使没有秘方,也要遮掩一下做样子。

  “釉色配料是秘密,传儿不传女。”高水旺说。

  村民们津津乐道于唐三彩的“芝麻片”。真三彩上面的釉片有小而细密的开裂,看起来像芝麻。高仿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以假乱真。更重要的,这种开裂,肉眼看起来层层叠叠,但手摸上去却要光滑无比。

  村民张霞一遍遍蹭家里的三彩马,蹭得那部分油光发亮,“你到村里找找,谁也没有我家的滑”。

  时光“穿越术”

  古墓土会让埋在里面的东西有一股“香瘴气”,新三彩便有了古代的气味

  一件高仿的唐三彩,经历塑形,烧制,上釉,再烧制而成型。

  它需要迎接最关键的一步:“穿越时光”——作旧。

  真正的唐三彩在墓里埋藏千年,高仿品则需要在几个月或几年里走完这一步。

  首先,是杀光。刚烧制出的三彩,浑身是直愣愣的“扎眼”。杀光能让它表面变得润泽柔和。

  这一步自然也是秘不传人。张二孬说,有人用氢氟酸,往往杀得太狠,表面喑哑。他们家有特殊配料,不过也不见得每次都能杀好。在他家里摆着一匹唐三彩黑马,因为杀光狠,腹部的一侧有了蜘蛛网一样泛白的痕迹。

  这属于杀出了痕迹。

  对付用酸杀的唐三彩,一度古玩收藏者学会了闻味道。闻起来有酸气,自然是假的。作旧是永恒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故事。专家研究造假者,造假者也研究专家的眼力。各自与时俱进。

  杀光之后,如果需要进一步作旧,则进入了掩埋程序。

  土,最好是古墓里的土。地处邙山,遍地是墓,找到这样的土并不难。埋入地下,少则几天,多则数年。

  埋在土里的新三彩,釉面吃土,整个表面愈发湿润。原来的芝麻片因为吃土会变得微微上翘。“有油光,又汗津津的,像是马在流汗”,张二孬说这就更有古代神韵。

  墓土会让埋在里面的东西有一股“香瘴气”,新东西就有了古代的气味。有了气味,还要穿一身土衣服。

  唐三彩多从墓地被挖出来。墓地里的土本身有不同,经过千年,土在墓里器物上的累积是一层一层。“几年大旱,几年大涝,形成的土层都不一样”。

  这非人力所能模拟,但还是有缝可钻,“隔断时间自己用水灌一灌”。

  除了层次,土里面还要有草根。真正出土文物的草根其实是树很小的根须,根非常坚韧。古董商人韩飞说,现埋在土里长出的草根纤细易断。

  到了这一步,从形态上说已经非常接近。但器型太过完整,难免引人怀疑。为了配合墓里出土,多有残损,有人会敲下马的一条腿重新沾上,显得有破损痕迹。或者把人俑的发髻抠下几处表层,显得斑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马腿或其他一小部分是真的,其他的东西都是修复上去的。

  刚从土中挖出来的东西,为了避免土干得过快,被封上了保鲜膜。有的则用塑料袋包起来。形成生坑的效果。在文物的行话里,生坑是出土后没有被人看过的文物。“有些人就喜欢生坑”。

  至此,一件高仿品完成。有人不屑于让三彩马和人俑沾太多土。“土多是遮丑,做不好才遮。”张二孬说。

  但对于高仿品来说,基本的作旧是必须的。“作旧了才好卖”。

 [1] [2] 下一页
编辑:王静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