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园林工人在街头种树。早报记者 权义 图
近日,一则青岛为打造“国家森林城市”而“毁草种树”的消息将该市推向风口浪尖,随即,这一指责升级为市民对一年投资40亿元财政启动“植树增绿”工程的深层次质疑。
根据今年3月启动的该工程计划,青岛五市七区今年将投入逾40亿元造林,并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五年再造一个新青岛”。据了解,“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国内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高指标,青岛今年的计划是栽植景观树、更新补植行道树以及各种乔灌木1000万株,其中80%以上的任务要在5月底前完成。
去年青岛地方财政收入为566亿元,“植树增绿”工程占到了青岛财政收入的7.2%,如此大规模花费巨大的造林工程,青岛市民质疑此举为何未公开征求意见或召开听证会,而“掀掉草坪”改种树、海边种树是否会破坏滨海景观、以及海边种树是否为形象工程等质疑在当地持续发酵。
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昨天发布消息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市民和网友的批评与建议,“已着手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早报记者 权义 发自青岛
昨日,在青岛市南区东海路的海湾广场、五四广场、奥帆广场附近,大量刚被种植的树木上还挂着市民所称的“吊瓶”,有塑料瓶装的,也有袋装的。施工人员说,这是一种黑色的生根剂,主要用来保障树木能够移植成活。
东海路是青岛主要的海滨观光大道,根据该市3月份启动的“植树增绿”行动计划,今年青岛计划栽植景观树、更新补植行道树以及各种乔灌木1000万株,而5月底前要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80%以上。截至3月底,青岛已新栽培乔灌木约180余万株。目前,东海路的植树工程已接近尾声,工地的一部分路段的挡板上还写着“说了算,算了干”的宣传标语。
据悉,该计划仅市级财政投入就超过5亿元,主要用于前海一线、环湾路等重点区域的增绿补绿。增绿最大的将是东海路所在的前海一线区域,包括香港路以南近百条大小道路,该区域的“种树方案,要抢在今年5月1日前完工,迎接‘五一’黄金假日”。
“植树增绿”行动旨在3年内实现青岛打造“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国内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高指标,由国家林业部门验收。这个称号,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森林覆盖率”,对青岛来说,作为北方城市,全市要达到2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
从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以来,已有30个城市获得该项称号。
青岛市林业局局长曹友强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青岛的盖植被覆率约在37%,但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还是排名最后,青岛绿色存在量上的不足;另外,青岛的林木品种单一,以黑松、杨树、刺槐居多,存在“冬季缺绿,秋季少果,夏季缺阴,春季少花”的不足。必须大力植树,才能提高获评的成功率。
“今后我要去哪个乡镇调研,只要看到那里种的树多,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干部工作出色、是在为民办事。” 2012年2月12日,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这样描述对种树的重视,“目前全民种树初步建成了生态林区。对二氧化碳的吸附作用最大的就是大海和森林,我们青岛的海有了,剩下的森林就要靠我们用双手去造。”
为了实现“森林城市”,超过3000名工人正在青岛市区日夜兼程劳动。青岛市园林局一位要求匿名的员工说,这是青岛“史无前例的种树增绿”方案,也遭到了同样“史无前例”的质疑。
质疑一:
毁草种树
4月4日,青岛网友将汇泉广场草皮被挖的图片上传至网上,直指汇泉广场草皮被挖后将被种植上树木。该信息在网上迅速被各大论坛及微博转发。
青岛市民付星(化名)表示,汇泉广场是青岛地标之一,如果“毁草种树”是事实,“将毁掉青岛几代人的记忆,也将抹杀青岛历史”。
汇泉广场原为德国人的练兵场,后建跑马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文登路中段两侧,是青岛市最大的草坪广场,占地13.43公顷,也是青岛人放风筝的主要场地。
“毁掉草皮”是市民的“误解”。青岛市园林局局长杨湧称,1997年广场草坪开始播植常绿草,多年来土层板结,草皮严重老化。园林局宣传处的孔处长称,按照植物生长规律,今年植树增绿大行动将对草坪进行更换,去掉了25~30厘米表层土,将换上新“营养土”,种植常绿草。“更换草种初步选用高羊茅(50%),早熟禾(30%)和黑麦草(20%)。其中,高羊茅具有耐热耐湿特性,具有更强的抗褐斑病和叶斑病的能力,再加上细叶和深绿的色泽,更能适应青岛地区的气候条件。”
4月10日,早报记者来到汇泉广场,施工人员正在清理草皮上的草根,平整土地,撒肥料,近期就将播种,预计在“五一”前,草皮就能够发芽。
广场附近的多位市民也向早报记者证实,汇泉广场种植草皮确是10年以前的。据园林专家介绍,草皮的寿命一般在8年左右,超龄草皮的维护成本将会增大,超过10年之后,草皮一般要考虑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