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兰州拉面被指致癌 部分网友辟谣称“躺着中枪”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2-04-28 09:2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周正龙出狱回到家中
周正龙出狱回到家中
沈阳暴雨前上演黑云压城
沈阳暴雨前上演黑云压城
·河南一索道竖警示牌禁高空爱爱 重点提醒90后(图)
·周正龙对媒体称身体好后还要继续上山拍虎(图)
·四考生发微博抱怨考场纪律 被认为谣言遭取消成绩
·上市公司董事长未签劳动合同 患癌后发现无医保
·富二代聚众打人被查 父亲掏人大代表证保护儿子
·女童被继父浇烫水“洗澡” 怕母亲难过忍气吞声

   (记者王卡拉 实习记者李禹潼)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兰州拉面里添加了拉面剂,而拉面剂主要成分是蓬灰,可能致癌。此微博引起了网友热议,众多西北网友站出来辟谣,力挺兰州拉面。昨日,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仝其根教授也表示,拉面剂实际上是根据蓬灰的成分复配出来的,在制作中剔除了蓬灰中的有害物质。

  网传兰州拉面致癌遭网友反驳

  声称“兰州拉面也不能吃”的微博是“迪尔马奇官方”前日发出的,微博里称,为了使拉面更有弹性,所有兰州拉面馆都在使用拉面剂,而拉面剂的主要成分是蓬灰,含有大量致癌物质砷。现在兰州拉面都用这种制剂来使得面粉更有弹性。如果将蓬灰放入纸杯会出现氧化,而把拉面剂溶液倒在光滑地板上会出现更恐怖的腐蚀现象。

  该条微博发出后立即被大量转发,部分网友感到震惊,称不敢再吃兰州拉面。但不少网友力挺兰州拉面,称此微博内容为“一个已传播多年的谣言死灰复燃”,戏称兰州拉面是躺着也中枪。

  2006年就曾出现类似谣言

  记者随后搜索发现,早在2006年底,南京某媒体就播出过一期拉面剂可致癌的报道,报道在当地乃至全国引发了市民的愤怒和恐慌。事后,南京和甘肃的卫生质检部门共同对报道中出现的拉面剂进行了全面的资质验证,经检验,该拉面剂是完全安全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不良作用。

  随后,南京市政府出面辟谣,称报道失实。该媒体也发布了更正声明,并公开道歉。

  报道中涉及的拉面剂生产商兰州大学力司化工厂,还在2008年发布了一个郑重声明称:拉面剂(蓬灰)是兰州大学研制的食品添加剂,它是传统蓬灰的优良替代品,完全克服了传统蓬灰(传统的兰州拉面剂)重金属含量高、生产过程容易破坏环境的缺点,经过甘肃省各级质检部门的严格论证和检验,并通了国家卫生部的审核,是一种安全卫生的新一代的食品添加剂。

  回应

  “如果真有毒,不会传承至今”

  昨日,在海淀区的学清路上开拉面馆多年的马先生,听说网上兴起“兰州拉面致癌”的言论,不禁笑了。“我爷爷的爷爷就在用蓬灰做拉面,如果真的有毒,拉面就不会传承至今了。”

  马先生每天要卖出近千碗牛肉面。当被问及蓬灰是否被广泛使用时,这位土生土长的兰州人风趣地说,兰州人都知道,蓬灰是做兰州拉面必备的材料,“没有蓬灰,面拉不开”,而对于蓬灰里面有没有致癌物质,店内的拉面师傅纷纷表示,自己每天至少吃碗拉面,吃了几十年,没见吃出癌症来。

  专家

  拉面剂要在质监备案 每年要复检

  昨日,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仝其根教授则指出,蓬灰其实是蓬(灰)草烧制出来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等碱性物质,对小麦粉有增大筋性的作用。

  因为蓬灰和拉面剂的主要成分,是碱性较强的碳酸钾,浓度较高时,会对一些物质产生腐蚀作用,如铁、铜、棉等。

  仝其根指出,拉面剂实际上是根据蓬灰的成分,通过碳酸钾等碱性较强的食品添加剂复配出来的,在制作中剔除了蓬灰中的有害物质。

  至于拉面剂使用有没有限量,仝其根表示,国家刚刚制定了复配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但只是约束性的准则大纲,一般是行业、企业根据国家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标准。但复配食品添加剂中的每一种成分和使用量,要符合复配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原则。此外,企业的每个复配添加剂产品都要去指定级别的质量监督部门备案,每年要复检和复审一次。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新闻
·广东曝光问题花生油 致癌成分毒性比砒霜大68倍   12-04-26 10:37
·外媒称雀巢等公司多种食品被检测出致癌物超标   12-04-23 14:30
·外媒称雀巢等公司多种食品被检测出致癌物超标   12-04-23 14:23
·“凉白开”隔夜会致癌 专家称没有依据是网友恶搞   12-04-20 03:2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