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7岁的袁女士因胸闷气短在西安城南一大型医院治疗了三日,花费超过5000元,没想到的是,女儿仔细核对住院病人的“一日清单”后发现,有多个项目存在“虚报”。
家属投诉
多个项目未检查医生称没问题
“4月30日晚母亲出院后将‘住院病人一日清单’仔细核对一遍,我这才发现医院结算清单摘要栏中,有很多未检查的项目。”昨日上午9时,家住西安含光门附近的任女士说,因87岁的母亲袁女士腹部略感不适,4月26日下午5时,他们便将母亲送到该院就诊,被告知需住院治疗。“入院时交了3000元,结果到第二天早上医生就告诉我们欠费1400元。”任女士说,又交了2000元后,到了住院第三天又被告知欠费还需交钱。当询问医生得知母亲只是患有高血压后,一家人决定出院回家治疗。没想到,回家后却在总花费5058.22元的住院结算清单中发现了“粪便检查”等多个未做过的检查项目。
据任女士称,5月2日她找到给母亲治疗的该院老年心脏内科,从主治医生到科室护士长再到科室主任,均称结算清单没有任何问题。
记者核实
医院出具了三份结算单
昨日上午11时,记者以任女士家属的身份前往该院老年心脏内科了解此事。“医院的明细单应该没有问题。”针对任女士指出该院医生虚报检查项目一事,该科室一名接待的医生表示,如果有问题可以到护士那里调阅袁女士当时住院治疗的记录和费用明细单。
根据任女士的要求,该科室一名陈姓护士打印了袁女士住院三天的费用统计表,合计费用为4568.22元,对照4月30日的第一份总花费5058.22元的结算单项目,任女士发现,此前检查项目摘要中的“上消化道造影”、“数字化摄影(DR)”等已不在其中,费用少了490元。
但仔细核对后任女士又发现,母亲住院期间没有做过“尿液定量分析”和“粪便检查”项目,但4568.22元花费总额中这些项目依然存在。
针对质疑,科室医生输入袁女士住院号,对其治疗项目和检验项目再次核对,找到了“尿液定量分析”化验报告,却没找到“粪便检查”化验报告。
于是,陈姓护士根据医生核查的结果,再次修改了结算单项目,将“粪便检查”化验费、医材“尿量杯”、“隐血实验(OB)”化验费等项目费用给予退还,重新打印了第三份费用总额为4552.22元的结算单,这比第一张结算单整整少了506元。
医院解释
若发现多收会通知患者领取
“第一份费用总额5058.22元,一核实就变成4568.22,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误差呢?”在陈姓护士打出第二份费用清单后,记者询问原因,她表示,为了方便患者一次检查到位,医生将可能出现的检查项目在第一次填写治疗单时全部列出,等患者出院时再核对进行统一结算。而针对多算项目如何退费的问题,她表示,医院在核对收费项目时,若发现有多收的费用,将通知患者前来领取。
但针对记者提出,“粪便检查”化验等未做项目,医生为何还将其列入患者费用中,该陈姓护士称,这种问题很普遍。面对记者追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她解释,出现这种问题是“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
本报记者景冀实习生陈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