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近年来,西安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增加公交车数量、缩短发车时间、提倡司机文明服务等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但是,每天的交通高峰期,由于各种机动车的增多和乘客的增多,公交车仍无法准时到站,许多市民怨声载道。公交车司机被打事件接连发生,有的是因为车辆变道被打,有的是因为堵车被打,有的是因为不随时停车被打,还有的是因为不找零钱被打。这些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使公交车司机这个一向被视作窗口形象的行业成了“高风险”行业。
公交车驾驶员屡屡被打已影响到这一群体的稳定性,甚至已开始出现公交车驾驶员流失现象,而驾驶员队伍的不稳定又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更给公交延伸等服务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如何缓解司乘矛盾使公交驾驶员被打的悲剧不再上演?怎样维护公交驾驶员的合法权益?如何保证公交线路的畅通和乘客出行便利?目前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私家车主用“辣椒水”狂喷公交司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记者对公交驾驶员被打事件采访过程中,5月13日上午又有一名公交驾驶员遭到一私家车主的袭击。【详细】
当天10:30左右,7路公交车驾驶员吕志驾驶车辆由东向西行驶到爱宁路与咸宁路交叉路口(咸宁商场向西50米)时,遇一私家车(未挂牌照)由北向东左转弯。公交车司机避让私家车左转弯过去,私家车司机嫌吕志避让不及时,便谩骂吕志。吕志与之辩解:“都让你先过去了,你骂啥呢。”随之私家车司机拿了一根警用甩棍从车上下来打吕志,吕志看私家车司机脾气这么大,就未敢开车门;私家车司机看打不着吕志,又向吕志吐唾沫。吕志赶紧将驾驶室车窗玻璃关上,就在这时,私家车司机返身从自己车上拿出一瓶液体物品从右侧车窗向吕志喷去,当时吕志就感觉到脸部火烧火燎般的难受,眼睛也看不清,车上有七八位乘客也被殃及,有一老人和小孩反应比较严重。
经查私家车司机所用的甩棍为仿制品,喷洒的为一种能暂时可控制人行为的俗称“辣椒水”的液体,有7名乘客到医院进行清洗面部,民警说这种液体不会造成后遗症。随后幸福中路派出所民警按照司法程序,以“携带警用设施”和“扰乱社会治安”将肇事者上报公安新城分局、移交拘留所拘留处罚。
对于公交车驾驶员屡屡被打原因,曾多次负责处理驾驶员被打事件的公交三公司四车队服务队长翟邦元分析,其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尊重公交车司机的氛围。一些人从心理上看低公交车司机,所以发生纠纷时,有些人便随意谩骂公交车司机,甚至动手殴打。其二,对于殴打公交车驾驶员的人,公安部门往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打人者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处理太轻,这样就达不到震慑作用,无法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其三,有些行凶打人者,在车下动手伤人,打完人之后迅速逃逸,无法取证,被打司机只能吃哑巴亏。其四,乘客不愿做证,被打事实无法落实,使一些恶意行凶者逃避打击。
司乘矛盾日益尖锐引起各方关注
“真缺德,好好的为啥要打公交司机?我觉得公交司机特别让人心疼,早上得顾着快点开车别让上班的人晚了,晚上得快点开让人早点回家自己也早点下班,压车的时候还得顾着别蹭到别人的车,车上得管有没有逃票的,关门怕夹着人,收车时还得打扫车上的卫生,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夏天大汗淋漓冬天冷风飕飕的,老了老了还得职业病,腰有几个是好的。”这是网友“吉祥兔”对公交司机被打发出的感言。
网友“虚晃一枪”却说:公交司机也有不当之处,有的服务态度恶劣,出口伤人,甚至打人;有的随意甩站;还有的为了抢时间,开情绪车,忽急忽慢,让人无法适应。
市民李先生认为,有些事情比如车辆剐蹭,双方司机停下来互相商量解决,也不是啥大问题,但有些公交车司机怕麻烦,拿着明白装糊涂,就这态度能不扩大事态吗?
西安公交总公司一位知情者说,去年5月,西安市南北中轴线公交专用道正式开通后,今年4月份,西安市政府又在城区主干道开通了16条公交专用道。应该说,有关部门设置专用道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设在非机动车道上,仅仅是划线标明,没有设置隔离设施,没有路口渠化设计,无港湾配套建设,这些所谓的“公交专用道”,几乎成为“公交限定道”,令公交驾驶员苦不堪言,每天行车就犹如打仗,过路口如同通过“封锁线”,必须要努力冲出“包围圈”。社会车辆与公交车的路权之争显得日益尖锐,冲突事故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