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调查显示各省收费公路日均进账至少1000万元

来源: 人民网  2012-10-19 09:23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国家审计署此前也发布报告显示,一些省市将收费多年、效益较好的公路“改头换面”,违规重新批准和计算收费期限。还有的地方政府将已偿清贷款的公路,卖给企业变成经营性公路,并且一再倒卖,结果是收费年限一再延长。更有部分地方政府并没有将收费公路收取的费用直接纳入财政收支,而是单独成立运营公司进行管理。此外,有关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19家上市路桥公司的净利润率最高达到59.66%,最低的也有19.87%,一般都在30%至40%之间,毛利率甚至高于堪称暴利的地产业。

  养路还是养人

  对此,外界普遍质疑,高速公路收取的过路费去向不明。根据2011年交通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安徽一年约收取了94亿元公路费,但用于还贷的只有不到54亿元;广西一年收费大约66亿元,用于还贷却只有30亿元左右。

  剩下的钱都去了哪里?国金证券交通运输研究员瞿永忠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其中“管理成本”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支出,但这部分支出却很不透明。外界有消息称,一些地区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的月薪达到8000元,年薪接近10万元,超过一二线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一个未经证实但流行的数字是,全球收费公路总长约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总公里数的70%。另一个来自审计署的数字是,2011年初,审计署审计18个省份收费公路时,发现违规设置的收费站158个,违规收费、通过提高收费标准多收费231亿元,而且有12个省份的35条公路收费期过长,收费高出投资成本数倍乃至10倍以上。

  此外,还有另一种声音称:表面看部分路桥收费是结束了,但给上市路桥公司的各种补贴费谁来出?取消收费之后,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安置问题如何解决,这部分支出又由谁买单?最终或许还是落到百姓头上,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建设高速公路所留下的巨额债务不是违规收费的真正原因。不少地方公路收费之所以周期长、取消难,归根结底在于许多依附在收费公路的大大小小的利益体系。所谓‘收费还贷’只是表面说辞,比如,有些地方政府长期债务不明,收费账目也不公开,还贷情况更是可疑,公路建设到底贷了多少款,还剩多少没还完,何时还完,公众根本没有知情权和路权。”瞿永忠如是说。

  何时不再收费

  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彭理正日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前,路桥收费的症结在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如何取舍,只要存在权力垄断,只要存在利益,撤销收费等举措都是治标不治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取消收费的结局无非是,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变着法子再次收费。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