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行动给老人带去爱和温暖6家社区响应本报倡议
100条“爱心毛巾”
今进社区擦楼梯扶手
今天是重阳节,西安市6家社区一起行动,带着本报提供的“爱心毛巾”,为老人擦楼梯扶手,还将修楼道灯泡、清理楼道杂物……
昨日,本报发出倡议,呼吁物业、社区、居民为老人擦楼梯扶手、修楼道灯泡等,用行动给老人带去爱和温暖。
倡议一出,全市6家社区热情响应,分别为火西社区、莲一社区、唐园社区、太华路社区、金泰社区、孟家巷社区。昨日,本报记者特意买了100条红色“爱心毛巾”,今天将在各社区使用。
对于本报“关爱老人 别忘细微之处”的系列报道以及昨日的倡议,西安市老龄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说,通过媒体倡议全社会从细微之处关注老年人,非常好!
西安市文明办副主任姚全力也说,华商报的倡议非常好,“这是一件为老年人办的好事、实事,但从细微之处关爱老人的范围应该再扩大一些,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去关注、关爱老年人。”
本报记者 任婷 李治燕
父母为何常盯着电话发呆
为啥话到嘴边却又咽下去?
看看这些父母和子女的回答,是否也触到了为人子女的你心中的痛
本报设计的问卷,随机在西安一些社区挑选了30组父母(60岁以上)和子女,从各自角度“背对背”作答,同样的问题,父母和子女们的回答是否默契?子女是否足够了解父母的需求,看看他们的作答,也许你会有所感触。
“如果娃跟我说‘妈,我爱你’,我会感动哭的”
10月15日下午,在金泰社区74岁的刘秀云家中,虽已74岁高龄,但刘秀云的精神状态很好。
刘秀云有三个儿子,现在跟三儿子一起住,三儿子44岁,是名的哥。虽然房子比较小,但老人却很开心,“娃每天下班回到家都会跟我报告‘妈,我回来了’。”老人开心地说。
对于“子女是否对父母说过‘爸妈我爱你们’或给过你们拥抱,子女一般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关怀”的问题时,老人说:“娃平时都很孝顺,看到我缺啥都会主动买,如果我生气了就会想各种办法把我逗乐,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很爱我的,不用说爱我的”。“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对您直接说‘妈,我爱你’,你会怎样?”“那我会感动得哭的。”面对记者问题,刘秀云很激动地笑着。
刘秀云的三儿子黄先生说,平时会通过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但从来没直接说过。“可能是种习惯吧”。
“看孩子挺忙的,他妈嘴边的话只能咽下去”
“孩子多久给你打一次电话,电话里子女最常说的话是什么?”在聊到这个问题,63岁的张老先生眼眶红了。
张老先生和老伴住得离儿子家并不远,“儿子很忙,基本两周回家一次,平时孩子也很少打电话,总是我们每隔两三天就打给儿子,打得多了怕人家烦。”张老先生叹口气说,“儿子有几天没打电话,他妈就时不时地盯着电话发呆。”可每当母亲拿起电话想叮嘱孩子开车注意安全,想吃什么爸妈给你做时,电话里儿子好像总是很忙,除了问问家里没事吧?接下来就会说我还忙着呢,没事我挂了啊。“看孩子挺忙的,他妈那些挂在嘴边的话就只能咽下去。”张老先生忍不住擦拭了一下眼睛。从张老先生口中,记者得知他32岁的儿子张先生很少跟父母沟通。当调查问卷拿给张先生时,他沉默了一会坦承,自己是个不善于表达和沟通的人,“平时问候一下,逢年过节回家吃个饭就是现在和父母的相处方式。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都这么大了,在父母眼中还是个孩子,他们还那么在乎和我说几句话。”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