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从犯罪原因上看,主观上存在着认知能力偏低、心理承受能力偏低、辨别是非能力偏低、自我约束能力偏低“四个偏低”,表现出的是无知、冷漠、迷茫、叛逆。而掌握未成年犯的心理,无疑可以提高教育管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报告认为,个人本位价值观已经成为未成年犯人生价值的主流,占70%;而信奉“有钱就有一切”的占到了96%。调查还显示,由于法制素养缺失,在未成年犯实施犯罪行为时,41.5%认为不是犯罪,认为是犯罪但不会被发现的占28.1%,不知道是否构成犯罪的占30.4%。
此外,心理承受能力低,是当前未成年犯的典型表现。调查发现,超过85%的未成年犯持悲观消极心态,65%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发生矛盾时,66%表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认为,在残缺家庭中成长的未成年人,与父母情感沟通缺失,直接导致“爱的缺失”。
“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相信人、信任人、人是可以不断完善成长的,可以为当前教育感化未成年犯提供心理学上的支持。”桑志芹回忆说,7年前,当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张连珍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帮教活动期间,讲过“事是犯法的,人是可以改造的”就是十分准确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强的针对性,而对少年犯来说,犯罪也意味着人生的重大挫折,未成年人的复原力很强,只要坚持人事分离,改好的几率是很大的。
编辑:海娜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