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埃斯普马克:你们作协没提名,我们怎么评?

来源: 钱江晚报  2012-10-24 08:1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小说《失忆的年代》,给社会照一次X光

尽管是以反映现实的富含张力的诗句成名,但埃斯普马克的小说却更具野心。

由7卷互相呼应但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构成的《失忆的年代》系列,观照的是全人类的命运。

“事实上,我试图用它们描绘出一幅批判西方社会的图景。”埃斯普马克介绍道,7个故事的主人公,有负责教育的官僚,有卧病在床的老妇人,有建筑工人,有年轻的金融巨头,还有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妇女等。

失忆、误解、蔑视、忠诚、仇恨、复仇、快乐,他从这7个视角切入,剖析人性的幽秘,“就像是给这个社会做了一次X光。”

他坦言,自己对中国读者的反馈很是期待,“有趣的是,各国读者的关注点各有侧重。在法国,描写官僚的第1卷及关于首相被谋杀的第5卷较受欢迎,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对和工人运动有关的内容感兴趣……读者的反馈,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现出各国的社会现实点。”

“读完了埃斯普马克这七部系列长篇中的第一部,说句实话,我为埃斯普马克感到遗憾。”这是余华昨天的开场白。

发布会开始一个小时,余华一直默不作声,谁想到他上来就是这么一句。

余华接着说:“如果不加入瑞典学院,他也会像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那样,拿到一大笔钱(指获得诺奖奖金)。”

洗耳恭听的埃斯普马克,笑了。

“我是一个有经验的读者,作品看了一两页,我就知道,这本书是可以一口气看完的,还是要拿一张纸一支笔,把心得写在上面,慢慢品味。”在余华看来,埃斯普马克的小说属于后者。

而余华喜欢埃斯普马克这本书的理由,很有个人色彩:“在我20来岁还没女朋友的时候,我曾经在某地走上台阶时,迎面遇见一个陌生姑娘。当时有人喊了她一声,她一回头,辫子正好从我的脸上扫过。小说中写妻子头发垂下的那段,让我再次回想起当年的记忆。”

编辑:海娜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