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本报通讯员侯国荣彭光明
本报记者朱磊
这是一支流淌着红色血液的英雄连队;这是一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尖刀连队。
27年前,在南国的硝烟战场上,某高炮团一营二连负重载、越雷区、穿炮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摧不垮、打不烂、切不断的“钢铁补给线”,造就了“勇敢忠诚、坚忍不拔”的“骆驼精神”,被誉为“骆驼连”。
27年来,一代代官兵秉承优良传统,坚持把“骆驼精神”作为连队血脉延续的红色基因和传承发展的精神火炬,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根基,让连队的“魂”永远凝聚在党旗下。
血脉延续铸牢“骆驼”连魂
连续27年被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军事训练一级单位”,靠的是什么?“骆驼连”的官兵异口同声:忠诚。
忠诚,不只是“骆驼连”荣誉室里承载辉煌的字眼,更是一种融入官兵血脉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四级军士长米宝章入伍16年来,当过侦察兵、干过收发员、喂过猪、烧过锅炉。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尽心尽力毫无怨言。他时常说:“我是一名党员,组织让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干啥都心甘情愿。”
2008年,米宝章家中意外失火,父亲面部烧伤,右手失去劳动能力。考虑到部队正在执行一项重要任务,米国章没有告诉任何人,悄悄给家里寄去了7000元钱,一直坚持到部队完成任务才回家探望。
这样的故事,“骆驼连”的每名官兵都能说上几个。正如连队指导员李辽阳所说:“在二连,每名官兵都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意识,视荣誉高于一切,就是只能给连队添彩,而绝不给连队抹黑。”
前年8月,连队参加上级组织的实弹射击考核。就在射击马上开始时,雷达站大学生士兵张强突然发现供电输油管裂缝,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更换来不及了,张强情急之下用手紧紧攥住油管裂缝的地方,直到射击完毕。张强的手被烫出一圈水泡,但得知连队取得全优的射击成绩,他高兴地笑了。
“连队官兵能有这样的觉悟并非偶然。”一营教导员徐剑波说:“二连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是因为有‘骆驼精神’作支撑。”
每年新兵入伍,连队都组织新战士参观连队荣誉室,给大家讲解连队战斗史;每当干部骨干岗位交接,都要在荣誉室表决心、立军令状,让传统和连史成为官兵净化心灵、寻求动力的精神载体。
参观二连连史室,就如同进行一次不同时代军人的时空对话,每名参观的官兵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汲取精神的力量。连长张毅涛介绍,每年新战士下连定岗定位,从来没有战士因为岗位问题闹意见。
“军魂教育只有从物的形式转化为精神境界,才能使官兵真正领会传统背后蕴含的深刻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浸染,增强情感上的自觉认同。”团政委柴晓东说,培植了官兵的军魂意识,就培植了传承忠诚基因的根。
顽强拼搏练就打赢硬功
建连以来,官兵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把事关连队战斗力建设的每一件事都抓得很紧、做得很实。
2010年8月,团里组织实弹射击比武,大家憋着一股劲,决心要拿第一。不料,连队一名班长私自与航模班“沟通”,提前掌握了航速、航路和飞行高度,在比武中顺利夺魁。事后,连队干部得知真相,迅速向团党委申请取消第一名的成绩,明确表态“骆驼连”不要虚功,并作出了深刻检查。随后,他们通过严抠细训,在当年年底整建制考核中,包揽了全团实弹射击、体能等8个课目的第一。
二连有句名言:理论学不好,就武装不了脑袋;训练不过硬,打起仗来就要掉脑袋。他们就是靠着这种真学真练、潜心研究的决心,逐个攻破训练难题,成功探索了“立体预警、低空布网、分区拦截”等战法和“一紧二靠三贴近”、“远跟近瞄听哨音”等简单实用的训练方法。
团长王华胜介绍说,“骆驼连”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听党指挥、忠诚于党的战斗史。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骆驼传人”始终以敢于迎难而上、能征善战、作风顽强、敢打硬拼著称。
今年8月,二连参加上级组织的“陆空对抗联合火力打击”演习。演习开始后,全连官兵在全天机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连夜动手挖掩体、构伪装,许多战士胳膊酸软麻木,手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午夜,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全连官兵发扬老山骆驼吃苦耐劳、永不言败的精神,冒雨实施伪装。经过9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实现了“天上看不见,地上难发现”的目标,受到军区考评组的高度评价。
演习中,二连最终以远程机动最快、隐蔽伪装最好、实弹射击最优的硬实力在军区建制防空连中名列前茅。
求实创新力求全面发展
“骆驼连”从一线战场到戈壁大漠,无论形势任务怎么变化,连队主官怎么更换,都始终像骆驼那样意志坚定、负重前行,求实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
战争年代,二连争当“最佳头驼”、“模范军工”的经验曾被许多兄弟单位效仿。近年来,连队始终按照“关键在支部、重点在队伍、核心在主官”的思路,用科学发展观坚强战斗堡垒。
“二连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二连。”这是二连官兵的格言。去年冬天的一个午后,二连官兵正在进行党课教育,突然作战值班室传来命令:“一营地下暖气管道爆裂,火速前往抢修。”
闻令而动,官兵迅速赶到现场。室外温度接近零下30摄氏度,刺骨的寒风“嗖嗖”地直往脖子里灌。全连在长约100米的地段上破土抢修,20多名党员始终冲在最前面。奋战3个多小时,暖气管道接通。
党课只上了一半,还补吗?时任党支部书记朱玉柱灵机一动:“全体党员出列!”只见20多名党员棉衣湿得最多、头发丝上冰碴儿最多、脸上的白霜最多……
“同志们,这就是党员,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敢挑重担……”短短三五分钟的随机讲评,成为最生动的党课。战士们感慨:咱连的党员关键时刻真是好样的,这样的党课最感人。”
团政治处主任杨洪涛说:“二连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时时都保持着骆驼本色,求实创新,把每一步走得很稳,把每一项工作抓得很实。”
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始终把育人作为连队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让官兵把岗位作为成才的最大舞台,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战士有多大的才,连队就搭多大的台。二连积极为战士成长进步创造条件。他们在全团率先建起了网络室,并连通全军综合信息网和政工网,实现人均一台电脑的目标,率先建立“骆驼心博”和网上连史馆,定期开办“骆驼夜校”培训班。
如今,二连人人都有强项,个个都有绝活。连队还先后涌现出了“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耶养卫、“集团军优秀共产党员”顾龙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3项革新器材获军区“三涉”活动二等奖,198人次在师以上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左上图为二连通过实战砺练官兵。
□短评
朱磊
继承传统创新发展
作为基层连队,如何在全面建设中永葆先进、在军事训练转变中有所作为,“骆驼连”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多年来,“骆驼连”传承发扬“勇敢忠诚、坚忍不拔”的“骆驼精神”,忠诚履行历史使命,一步一个脚印打基础、踏踏实实谋发展,不断推动连队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27年的建设发展中,连队始终顽强探索、埋头苦练,一招一式练就打赢硬功;始终如一踏实向前,一点一滴铸牢发展之基;始终迎难而上,用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攻坚克难。
“骆驼连“官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曲忠诚之歌。
编辑:海娜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