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高考改变思维比增减科目更重要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1-05 05:1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今后,体育课成绩的好坏可能会影响高考的录取,记者3日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体育科目今后将可能进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将增加体育科目。(11月4日《安徽商报》)

  从教育的目的来讲,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体育要求理所应当,更何况当前学生体质弱成了现实。把体育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调节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体质与文化成绩同步发展。

  可与此同时,增加体育考试无疑等于给学生增添了新的负担,或能促进学生体质转变,但也会让学生更累。再说体育考试不同于文化课,很难实行全国统考,即便纳入高考很可能仍是学校自主考核,考试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甚至还会为特权者留下借机提高总成绩的投机空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良好的改革设想在现实中都可能异化,甚至呈现出弊大于利的尴尬,完全背离了改革的初衷。把体育纳入高考体系,是否会再次落入这个怪圈,还真的很难定论。在应试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增加高考体系中的科目的确需要慎重。不过在我看来,高考改革是必然趋势,困难再大也需要起步,关键在于如何在改革方案的理论设计和现实可行性上达成一致。

  具体到体育纳入高考体系问题,必须看到的是,其负面影响并非完全源于在原有体系之外增加了新课程而给学生增添了压力,而是现有的高考考核方式和内容消解了以体育考试带动学生重视体育的善意初衷。现有高考内容决定了考生必须整天埋头于书本,死读书、读死书,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很多人都反对学生补课,但补课却事实上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原因何在?就在于我们的考试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培养这个根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增加考试科目,即便减少考试科目,学生也不会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哪怕只有一门考试课程,学生也必须在这门课上分出高低。

  所以,高考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具体考试科目的变化,而在于高考命题思维的变革,在于考试内容和具体题型的变化。当考试内容不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而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学生自然无须整天埋头于书本,而必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书本之外的学习了。不久前有报道称,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及格率仅有7%,原因其实也在这里——两者的考查方向并不一致。

编辑:温磊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