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美丽中国,当美在改革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1-17 08:1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本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而在随后举行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显然,这不仅仅是一次政党权力的新老交替,同时也决定着中国未来

  几年何去何从。

  中国的未来当然关系到每一位国人的福祉,未来改革依然将是时代的主流,然而当历史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关键节点,如何改,改什么等一系列重要命题,却常常在各种利益纠葛中莫衷一是,难有定论。于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种种问题也一一浮现。

  不必讳言这种“改革迟滞”的状况。毕竟,当下中国,不同以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获得巨大改革红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等一系列问题,也已经体现为执政党强烈的忧患意识。

  也就是说,今日之中国,俨然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转型时代的烙印,早已深刻烙在了中国的躯体之上。何以解忧?唯有改革。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不管是党内还是党外,对2012年的十八大及新的领导班子,有所期待、寄予厚望,就是顺理成章之事;都希望中国共产党及新的领导机构,能够凝聚人心,再塑改革共识。

  改革无疑是需要共识的,但共识不能止步于语言上的共识。改革的口号,谁都可以喊得震天响,但并不是谁都肯改、谁都敢改的,因为改革注定无法一帆风顺,机遇常常与风险并存。或可言之,今日之中国,改革早已突破了“解放思想”的固有印记,进入到了解放思想与利益调整并存的新时期。从历史与现实的宏大层面来看,改革看起来难免是要“令人生畏”的。毕竟,即便再细小的改革,都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甚至招致强烈反弹。于是,改革者必须要有“不惧风险,不畏干扰”的勇气,必须要有超人的智慧。

  但换个角度来看,改革也并非全然“难于上青天”。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记者见面会上的平实亲切的发言,与颇有市场的“官话”、历史悠久的“党八股”相比,其实也是一种话语方式的改革。十八大报告中,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提出要建设一个“美丽中国”。但实际上,正如公众所期待的那样,“美丽中国”并不仅仅局限于环境领域。进而言之,在这个艰难的转型时代,“美丽中国”更应美在改革,美在公平正义。

  当然,谁都无法否认,对于中国这个大国而言,改革从来都无法一蹴而就,都不会一帆风顺。但不管现实如何艰难,不管世情人心如何复杂,包括执政党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忽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无法回避“共同发展”的集体诉求。

  1921年的嘉兴南湖,江山如画,参加“一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变革的梦想和激情走到一起来。历史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革故鼎新的希望,看到了民族进步的前景。

  今日中国之情景,当然与91年前大不相同,但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时代如何迥异,人民的期待依旧,就是希望执政者能够以无私之心,全心全意建设一个让每一个国人都能感受到幸福的“美丽中国”。

  在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改革之声早已成为最强的律动,对此,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理当明白至斯。改革,绝非一日一时之功。如何正视改革风险,如何直面改革吁求,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永恒话题。

  美丽中国,自当美在改革。

编辑:王静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