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高新一楼盘宣传价格5字头 公司高层称“不知情”

来源: 三秦都市报  2012-11-20 05:16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者按

  10月16日,陕西省住建厅与陕西省物价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品房价格成本利润测算进一步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全省房地产项目合理利润率应控制在10%左右”。省住建厅相关官员表示,政策的出发点,是希望引导大家购房理性消费,希望开发商既有利润,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以此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和健康发展。“房产利润10%左右”颇为引人关注,执行情况如何?本报今起推出“房产利润10%正在调查”系列报道,为读者提供消费向导。并欢迎拨打本报本项新闻调查热线参与:029-82267216 82267452

  10月中旬,陕西“全省房地产项目合理利润率应控制在10%左右”的新政策出台后,网上一篇名为《西高新一楼盘打破10%利润,5字头底线叫价招千人哄抢》的文章立即引起浏览者的关注。有人议论说,这是这家楼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有人议论说,这是炒作,借助政府新政炒作,不过是为了引起人们关注的营销噱头而已;还有人说,这是这家楼盘特价房的价格,购房者去了,根本买不到这样低价的特价房,这也是一种营销噱头。

  真相如何?请看本报记者本期调查。

  宣传

  铭城打破10%利润“遭”千人哄抢

  记者登录网站查询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为《西高新一楼盘打破10%利润,5字头底线叫价招千人哄抢》,但整篇文章中,并无“遭哄抢”的详细报道,也没有“打破10%利润”的文字表述。

  文章称,“购房者从以前的关注房子的地段户型转而开始关注项目的社区配套。社区配套成熟度是衡量楼盘性价比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入住后的生活便利性、舒适性,也是决定一个房地产项目档次及品位的重要因素。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只有一个拥有完善的社区配套的项目才能帮生活在其中的业主更好的节约时间”,“购房者何先生准备买一套房作改善之用,他想挑选一个不仅是地段和产品出色,同时还要社区配套比较好的楼盘。目前正在考虑位于西高新的铭城项目。”

  关于铭城楼盘,文章说:铭城项目已于10月20日开盘,价格在5800-6500元/㎡,首付30%优惠1个点,40%优惠2个点,50%优惠4个点,具体一房一价。

  调查

  售楼员报价高于“5字头底线”宣传价

  11月13日,记者首先以购房者身份来到了位于西安市大寨路上的铭城售楼部。进入售楼部后记者就项目的售价、建筑风格及施工进度等问题咨询了售楼员,接待记者的赵姓售楼小姐告诉记者:“现在铭城的均价是6400元/㎡,具体一房一价,”并说:“你要买我再给你上楼去看具体价格,”记者问:“你们为什么不把一房一价的价目表拿出来让购房者自己选呢,要选哪个楼层和价位一看便知呀?”赵姓售楼员表示:“我们的楼盘价目表是不对外公开的,你想知道我们去给你看,在售的1号楼和11号楼都是高层,分别是27层和33层,一般都是19、20层最贵,由此往上顶层最便宜,往下底层最便宜。”说着便给记者按照6400元/㎡的价格算了20层的一个114㎡的房子,总房款是729600元。记者问这个价位有没有优惠,这位赵姓售楼员说:“没有,”记者问难道这就是最低价?她说:“是的。”记者实地探访的感受是:铭城的售价并非网上宣传的“破五”价格,也并非有网络宣传的“首付30%优惠1个点,40%优惠 2个点,50%优惠4个点”的优惠力度。

  记者接着问施工进度怎样,这位售楼员表示,施工现场离这里大概一站多路,大概盖到四五层了吧。记者按照售楼员的指引,到西安大寨路与丈八北路交会处的铭城楼盘施工现场转了一圈,看到在建有很多栋楼,大都盖到了四五层的样子,售楼员表示在建的有一些是已经售罄的楼盘,在售的1号楼就是铭城会所左边靠近公路旁的那栋,已经盖到了三四层,11号楼还没开始动工。

  采访

  自家楼盘“遭哄抢”公司高层竟不知

  为了寻找真相,记者找到了铭城投资商——陕西华富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负责人,记者说明来意后,表示铭城的售价如果真的像网上宣传的那样,将利润控制到了10%以内,不仅很好地响应了政府号召,还赢得“遭”千人哄抢的良好销售局面,值得肯定,并希望了解10%利润的情况。不料这位高层负责人却表示,自己对网站上这篇文章的内容完全不知情,不知是谁发布的消息,也不知道这个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位负责人还当场询问了另一位高层负责人,对方也表示不知情。但最后这位高层负责人表示自己会去核实这件事情,给媒体一个交代,给购房者一个明白。

  陕西华富投资有限公司的这位高层负责人还宣称,铭城的均价不是售楼员所说的6400元/㎡,一般成交均价不超过5000元/㎡。

  网爆铭城楼盘“利润10%,遭哄抢”,铭城高层相关负责人称不知情;同一楼盘的报价,网络宣传的价格、售楼员提供的价格与这家公司高层负责人答复媒体的实际购房价格均不一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本报会继续关注。

  本报特别报道组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