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部门
山寨手机目前处于监管“真空”地带
针对智能手机中存在的恶意扣费现象,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已有表态:有关部门正在制订《移动智能终端管理办法》,手机内置吸费软件将遭到严厉打击。
据介绍,在SP业务盛行的前几年工信部就曾经出手打击恶意扣费,出台了《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规定定制方在定制话机上提供自营增值业务时,不得限制消费者使用其他增值业务服务商提供的增值服务;定制话机不得内置固化的SP代码、SP服务链接以及SP客户端软件等内容。
上述规定对于运营商和大型SP服务商的确起到了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对于中小型SP服务商和手机厂商,尤其是山寨手机厂商却收效不大,因为山寨手机往往是越过运营商,直接与SP服务商合作,这一领域目前仍属于监管的“真空”地带。
法律人士
暗中“吸费”
侵犯财产权
调查显示,针对“吸费手机”的投诉层出不穷,其中还有不少引起法律诉讼。那么通过“吸费手机”赚取暴利,究竟违反了哪些法律?
昨天,多位律师明确,在消费者不知情、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如果SP服务商扣除了消费者所谓的“服务费”,属于一种民事侵权行为。
根据《民法通则》,该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财产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消费者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SP服务商应将违法收取的费用全额返还,同时还要赔偿消费者同时期的利息损失。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打官司非常难,一方面不知道该告谁,另一方面不知道该提供哪些证据。此外,打官司耗时耗力,许多消费者都觉得得不偿失。
其实,除了法律诉讼外消费者还有另一个更为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向工商部门投诉,要求工商部门介入并处理。
消费提示
如何防范恶意代码
对于善于伪装的恶意代码,手机安全专家建议用户平日安装和使用各类软件时要格外谨慎,尤其是App审核相对较为宽松的安卓手机。
此外,安全专家还支招,建议用户为手机设置密码并安装安全软件,这是最直接的防范措施。不要轻易点开手机网址,不要轻信“破解版”、“完美修正版”等经过二次打包的手机软件、游戏、音乐、电子书等,下载软件应通过正规的、经过安全验证的应用商店去下载APP应用。
对于智能手机用户,如果某一时段上网流量突然暴涨,则要引起警惕,必要时随时查看流量监控,并通过手机安全软件监控各个程序运行情况。如果用户怀疑被暗中扣费,可以打出话费详单进行查询。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