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爱心接力救男婴后续 确诊脑瘫治与不治难倒父亲

来源: 华商报  2012-11-24 07:43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昨日凌晨,在前往西安的急救车上,医护人员轮流捏复苏囊,帮助男婴呼吸,一直持续两个多小时,不敢间断 本报记者 宁峰 摄

  23日凌晨1时46分,连夜赶到宝鸡的西安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来不及脱下病房的鞋套,将转院的病危新生儿抱上救护车

  在转往西安的路上,小魏用手机给儿子拍了一张照片后哽咽了

  23日凌晨4时左右,病危的新生儿终于被顺利送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接受进一步抢救

  途中,护士赵华用复苏囊帮助新生儿呼吸,王文静主任记录相关生命检测数据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孩子确诊为脑瘫,90%脑细胞已死亡面对痛苦的孩子,父亲揪心:救还是不救

  只有3.8斤重的儿子不能自主呼吸,急需转到西安的医院抢救,且需要安装着保温箱和呼吸机的救护车,宝鸡小伙小魏无奈求助本报。从22日晚至昨日凌晨,本报记者和西安市儿童医院医生连夜奔赴宝鸡——

  新生男孩不能自主呼吸

  27岁的小魏与同岁的妻子在宝鸡市蔡家坡打工。8个多月前,妻子怀孕了,这让小魏高兴不已,他还为孩子想好了名字。11月21日,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突然感受不到胎动。当日凌晨1时30分,小魏将妻子送到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当晚8时许,妻子生下一个3.8斤重的男孩。小魏还没有体会到初为人父的喜悦,22日上午9时许,医生告诉他,孩子体重太轻,且不能自主呼吸,建议联系西安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抢救,而且救护车上得有保温箱和呼吸机。

  着急的小魏记不清打了多少家医院的电话,却始终找不到安装保温箱和呼吸机的急救车。

  本报记者帮忙联系急救车

  22日晚8时许,通过朋友介绍,小魏给《华商报》记者崔永利打了求助电话,崔永利得知情况后,与西安市儿童医院政工科取得联系,该医院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虽然医院急救车上也没有保温箱和呼吸机,但是值班负责人当即责成急救人员,将该院新生婴儿重症监护室内的保温箱和呼吸机拆下来,安装在急救车上。当晚10时30分,救护车连夜奔赴宝鸡救人。本报记者全程跟随。

  昨日凌晨1时许,急救车赶到宝鸡,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的救护车和《华商报》宝鸡记者站记者正在高速路口等候。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王文静与宝鸡方医护人员进行了会诊,初步推测小魏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凌晨2时许,西安市儿童医院的急救车载着孩子朝西安进发。

  一路靠复苏囊进行呼吸

  急救车上,保温箱的温度保持在32摄氏度。王文静和随行的护士赵华,轮流手捏着复苏囊,帮助新生男婴呼吸,人工呼吸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复苏囊每分钟需要挤压35次到40次,丝毫不敢马虎,稍一间断婴儿就会死亡。两人还要监控生命检测仪,查看孩子的生命体征。

  跟随急救车的小魏,心情一直很沉重。在快到西安市时,他掏出手机,对准孩子的脸部,拍了一张照片。这是孩子出世以来的第一张照片,“也有可能是最后一张了。”说到这里,小魏泣不成声。

  昨日凌晨4时左右,急救车赶到西安市儿童医院,婴儿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抢救。昨日一大早,男婴的生命体征有所改善。

  男婴脑细胞大面积死亡

  不过,昨日傍晚6时许,从医生办公室出来的小魏心情极其沉重。给儿子拍的CT片的结论出来了:脑部重型偏瘫。

  医生告诉他,根据CT片上观察,男婴的脑细胞很模糊,大约90%已经死亡。将来治愈的可能,只能用奇迹来形容。若情况不好,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让他和家人商量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办。

  “我现在也没了主意,妻子还住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怕她受打击,我不能告诉她。”守候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外的小魏坐卧不宁,他说,“救吧,孩子将来脑瘫,一辈子难以自理。等我和妻子老了,谁来照顾我们的儿子呀,我不想让儿子因毕生无穷的痛苦,去恨我们一辈子。但是,放弃治疗吧,这个孩子,毕竟是我们夫妻孕育8个多月的亲骨肉……”

  本报记者 杨小刚/文 宁峰 赵航/图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