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人民网榆林11月25日电(实习记者吕宇远)“以前住着窑洞,靠天吃水,现在好了,不光喝上了自来水,还住上了平房,看上了电视。”面对记者,榆林市靖边县白于山区高家沟乡赵庄村的袁万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欢乐和喜悦。

   2001年至2010年94.2万人脱贫

  自从2001年榆林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不断加大投入。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4亿元,集中用于贫困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2011年,榆林市在中央扶贫开发大会上荣获“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根据2009年开始实施的板块扶贫战略,榆林目前已建成扶贫板块25个,覆盖贫困村140个。全市共扶持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2588个,搬迁贫困人口10.22万人。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贫困群众的增收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根据区域特色,在贫困区域扶持形成红枣、马铃薯、红葱、小杂粮、小杂果、日光温室和规模养殖等区域特色产业。

  通过连续不断扶持,榆林贫困人口收入稳步增加,年均增幅为16%,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由2000年底的114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19.8万人,净脱贫94.2万人。

  绥德将被建成吕梁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

  目前,榆林已进入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阶段,有7个县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吕梁山片区规划,涉及112个乡镇3481个村,7个县全部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

  数据显示,按照国家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陕西省标准为2500元)的扶贫标准,榆林现有贫困人口81万。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丘陵沟壑区。而吕梁山片区的贫困人口为56.4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69.8%。

  “榆林市新阶段扶贫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实现对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养老等保障,而纳入国家吕梁山片区的地区是扶贫开发重点中的重点。”榆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韩志平表示,规划实施后,可以享受到国家对连片特困地区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的支持,将对榆林缩小区域内部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意义重大。

  据悉,绥德县将被建成吕梁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横山县将被建成片区重要的一极,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同时,形成“一轴两带”,即榆林—商洛高速和210国道区域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主轴,沿黄红枣产业带和青银高速特色产业带,这也是全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全市空间开发布局“两轴两带”的组成部分。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