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陕司法拍卖今年九成流拍 艺术品成交率跌至三四成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1-30 05:0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西安市南二环含光路转盘樱豪假日酒店 本报记者 叶原 摄

  近期,省外一些金额巨大的司法拍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什么是司法拍卖?拿到市场上拍卖的都有些什么东西?记者探访了我省的拍卖行业。

  11月24日,新一轮冷空气突袭之下的西安略显萧瑟,素有“金三角”地段之称的南二环含光路转盘东南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樱豪大厦,矗立在寒风中,通体宝石蓝的玻璃幕墙略显陈旧,气派的酒店大门早已紧锁,积满灰尘。门前的停车位上,几辆车零散地停放着,“这些停车位以前归樱豪酒店管,现在也不知道归谁了。”一位在邻近区域收取停车费的工作人员说。

  20多天前,这座大厦以3.29亿元被公开拍卖给一家外省商业银行。这个价格也创出我省拍卖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单笔成交最高额度。但高价背后,却难掩拍卖行业的整体萧条。

  一栋楼拍出3.2亿元之前

  近九成项目流拍

  10月31日上午,西部产权交易所的拍卖大厅里,随着拍卖师的一槌定音,西安樱豪假日酒店整体资产通过电子竞价形式,两名竞买人经过24分钟、28轮的激烈竞价后,最终以逾3.29亿元的价格被竞买人之一的包商银行得偿所愿。

  “当时现场气氛很热烈,最终成交价比评估价多出了3900万元。拍卖成功后,在场的债权人集体鼓掌。”主持这场拍卖会的陕西宝隆拍卖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宝隆)拍卖师王江回忆说。

  “增值金额3900万元,增值率达13.44%。此次拍卖会是陕西省启动司法拍卖电子竞价系统以来,拍卖成交金额最大,竞价轮次最多,社会效应最好的一次。”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站上如此写道。

  然而,这笔陕西今年成交金额最大的司法拍卖项目的成功,却难掩陕西拍卖行业整体业绩大幅下滑的现实。

  行业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省拍卖成交总额为20.13亿元,同比下降了53.04%。其中,资产拍卖降幅更大,如,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交额同比下降74.33%,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下降幅度均达到或超过7成;曾是多数拍卖公司重要业务来源的司法拍卖也大幅下降72%。今年上半年,全省司法拍卖金额仅为5069万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87亿元;2009年全省全年司法拍卖总金额更高达12亿元。

  在人民法院资产诉讼网上,记者看到,今年以来,我省共有270多条司法拍卖纪录,截至9月份,近9成项目流拍。樱豪酒店拍卖成功之前,单笔成交金额最高的是汉中一个项目,成交额只有2900万元。“如果没有樱豪这个项目,全年的司法拍卖金额有可能不足一亿元。”一位行业人士说。

  “摇号制”改变公司命运

  拍卖的好时光不再?

  “资产拍卖的最好时光已经过去。”陕西宝隆总经理张媛感慨万千。

  那段陕西拍卖行业的“美好时光”也是张媛初涉行业之时。2006年-2008年,正是政策性破产的高峰期,法院、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很多。以至于为了分流业务,张媛不得不再注册了一家拍卖公司,“仅司法拍卖这一块,最多时一年就可做到六七个亿。”

  “当时一单项目的手续费能达到10%,而成本投入并不大,只要在法院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就能很容易拿到项目。”另一家拍卖公司的总经理吴浩说。正是从那时起,陕西拍卖公司的数量从2006年的50多家激增至百家左右。但“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不到三分之一,多数是‘一个老板、一个业务员’。”

  但好日子并未持续太久。2008年-2009年,随着全国资产处置进入尾声以及司法拍卖实施“摇号制”改革,“小本逐大利”的时代逐渐远去。

  陕西天龙国际拍卖公司董事长祁志峰认为,司法拍卖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一是来自法院、银行可供拍卖的资产项目在减少;二是哪家企业能拿到项目,要视摇号而定,许多公司一时间失去了主要的业务来源。

  “以司法拍卖为主的公司受影响最大,有些公司可能一年都没项目可做。”吴浩坦言,摇号让许多拍卖公司的“操作空间”不在。

  “无米下炊”不仅使许多中小拍卖公司生存艰难。即便是曾经“省高院、西安中院司法拍卖业务成交额位列第一”的国衡拍卖公司也一度受到极大影响。“摇号的运气不好,2011年我们的司法业务成交金额是零。”国衡拍卖业务经理吕星豪说。

  在“僧多粥少”的现实下,行业的“洗牌”似乎在所难免。“由于门槛较低,前几年进入的许多小公司将再次面临退出或易主的结局。”张媛说。

 [1] [2] [3] 下一页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