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未央区张家堡街办保洁员登梯子清除野广告 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赵雄韬 摄
连日来,本报关于保洁员涨工资有政策未兑现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工资收入不高以外,不被尊重、食宿条件差、养老问题等困惑和无奈一直困扰着保洁员。
困惑1:怕失工作
有疑问憋心里
“希望替我们好好呼吁一下涨工资的事,以往我们都不敢去问。多问几句就会得到‘不想干了赶紧走人’的答复。”一位保洁员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不对等在部分保洁员身上尤为明显,他们不被尊重,有疑问只能憋自己心里。
一些市民的做法也常常让他们心寒。两个半月前,保洁员王联合因垃圾三轮车挡道,没来得及挪开,被一名开车的小伙砍伤左手。当着面故意乱扔垃圾、被骂、莫名被打的事件也常常和保洁员有关。
困惑2:吃饭凑合
合适住处难找
12月1日清晨5时许,南大街,张师傅在寒风中佝偻着身子清扫街面,“我一般早上喝个稀饭,中午吃碗面。下午买几个馒头吃,实在不解馋就再吃碗面”。他孤身一人在西安打工,顿顿在外面买着吃,“一个素菜少说也在10元左右,还不如面顶饱,但面一碗8元,也不便宜”。目前,保洁员每日收入在30多元至50元,仅用来应付一日三餐也并不宽裕,还有住宿、看病、日常支出等开销,难免捉襟见肘。
而城中村的减少也让保洁员寻找栖身之所更加困难。56岁的魏师傅寄居在东大街附近一个小区里。他的床铺在一栋楼一层的窗外,紧挨着墙,三面透风。床铺上方悬挂着的几台空调源源不断地向一墙之隔的屋内输送着温暖,留给他的只有隆隆作响的嘈杂。
困惑3:暮年将至
养老难解决
据了解,西安市目前有保洁员21303名,男60周岁左右、女50周岁左右的有9142人,占到4成以上。尽管按照计划,他们的“五险”将逐步到位,但他们仍有很多疑虑。参照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要达到15年以上才能享受养老金待遇,或者在退休时一次性补缴。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保洁员而言,想要做到,还是门槛过高。
59岁的黄师傅和丈夫如今已经领着每月每人1450元的工资,尽管比上半年960元每月的标准高了许多,但第一次拿到多出近千元的工资后,他们思前想后,还是没舍得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还是攒着吧,趁着自己还能干多攒点钱,也算是给儿女减轻负担了”。
本报记者郭晓蓉
省人大代表、环卫工赵夏玲建议
给保洁员城市居民待遇
赵夏玲是省人大代表,也是碑林区太乙路街道办的一名环卫工人。“保洁员待遇低,许多城里人都认为低人一等不愿干。”她说,外来人员来到这个城市从事保洁工作,为这个城市做出贡献,但他们的身份却一直处于城市边缘,这也增加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造成了保洁员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调研中,赵夏玲也注意到上海等城市把环卫工人纳入事业编制,“城市保洁本身就是纯公益性质,身份认定很重要,希望西安多学习别的城市的经验”。
赵夏玲说,目前最需要做到的是,只要从事保洁员的职业,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外来人员,都应该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让保洁员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更愿意为这个城市服务。“城市管理者应该放开眼界,真正把保洁员纳入城市管理。”
有市民也提出了建议,将针对学生的“蛋奶工程”也覆盖保洁员群体,让他们每天能吃上一顿有营养的早饭。此外,养老保险等“五险”可以针对保洁员降低门槛,加大补贴,让他们对于个人应承担的部分缴纳得起、真正能享受到。
本报记者张小刚
编辑:张乃千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