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逃荒路上,人们剥树皮充饥(资料图)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曾这样描述难民们的逃荒之路:在这两万平方英里的重灾区,成千上万的难民只能沿着铁路逃亡。但拥挤不堪的车厢,满载着攀爬在外面的人们,只能疏散饥民中的一部分。每天有4000至5000人沿着这条西去的通道出逃。为了重拾当年逃荒路上的记忆,记者也于昨日特意走访了亲历过那场灾难的幸存者。在说到当年的经历时,他们沉默、落泪,以至于采访一度都无法进行下去。
记者 王怡纯 凤晨 文/图
往事不能提,尤其是1942年的那段经历。每当想起那段往事,如今已经86岁的王秀英老人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为了尽可能的还原那段尘封已久但却真实存在的历史,记者找到了这位老人,她曾在灾荒那年,用裹过的小脚跟随家人一步步走到了西安,老人说:“70年过去了,我常常因为梦到当年的经历而被吓醒。”
从不到14岁离家逃荒到西安,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虽然在西安生活了这么些年,但他觉得河南才是他真正的家,他的心也从未离开那里半步。每说到辛酸处,老人都会稍作停顿,待整理好心情后,再对记者继续诉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梦到当年经历时常被吓醒老人:如今的生活像在天堂
一家六口逃荒,能吃到榆树皮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王秀英老人如今跟随女儿住在未央区辛家庙附近的一个小区。老人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河南省密县(现在的新密市),1943年,也就是她15岁的时候,父亲挑着扁担,一头装着几个月大的妹妹,一头装着一口锅,一家六口人开始了逃荒之旅。
因为父亲有残疾,母亲是小脚,逃荒的路上,他们一度曾有活不下去的想法。“到处都是灾民,大家都在要饭,运气不好的话只能吃榆树皮,全家人每天都靠着藏在口袋里的树皮维持体力,到了最后,有的地方连榆树皮都被剥光了,所以能吃到树皮在某些时候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老人称自己很幸运,因为她活了下来。但是至今仍有一件事,令她每每梦到就会被吓醒。那是在逃荒的路上,父亲的双手长满了疮,但是因为没钱医治,她亲眼目睹了父亲因怕感染将自己的手活生生切断的场景。
在西安城墙洞落脚 靠做军大衣维持一家生计
“初到西安的时候,城里到处都是灾民,我们一家最终在城墙洞里住了下来。因为母亲会点手工活,当时一家人就靠做军大衣、织毛线来维持生计”,老人说。
“后来,我嫁给了也是从河南逃荒过来的老乡,我们在二马路那边搭了一个草棚,丈夫干点体力活,我一直在家里做鞋底。再后来,我跟丈夫去了一家运输公司做装卸工直至退休。挣钱少的时候,家里人往往吃不饱,多的时候也仅够买一袋玉米面。”
如今的生活就像在天堂但一直未曾忘记过故乡
老人称现在的生活就像在天堂,以前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实在是幸福太多了。在说起故乡时,老人的眼里闪烁着亮光,她告诉记者:“父母亲和妹妹在土改的时候回老家种地去了。年轻时,经济不宽裕,没能回去。年老了,经济条件好了,但身体却不允许了。”
虽然一直想回去,但是怕给孩子们添麻烦,老人也逐渐断了回故里的念头,但是她说一直未曾忘记过那片土地——她的故乡。
编辑:张乃千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