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前河南的那场大逃荒让无数家庭妻离子散,有众多孩子因饥荒被父母卖掉,让现存的后世者亦悲痛万分,本报11月30日《大饥荒300万河南人来陕西88岁老人被贩卖3次》的报道经刊登后,就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前来寻亲。 记者 凤晨 王怡纯 文/图
二姐在洛阳桥上被卖掉
吴保恒老人告诉记者,他1941年生于河南偃师县庞村镇东庞村,今年72岁。1942年跟随父母及二姐、四姐和哥哥开始逃荒,“大姐当年在家已经结婚,三姐也在洛阳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所以没有跟着出逃。我当年只有一岁左右,不记事,关于逃荒路上的一些事情都是从家人那里听说。
据吴保恒老人讲述,他们一家走到离家一二十里路到漯河洛阳桥的时候,家里人为了生计,于是把二姐在洛阳桥上卖掉。当时自己才一岁多一点,也不知道二姐被卖到了哪儿,卖给了谁,后来也是听父母说二姐名叫吴金彩,当时估计在15~18岁之间,现在应该有87~88岁。
“从我记事起,我一直把我的三姐叫做二姐,但之后父母告诉我,二姐其实是三姐,真正的二姐在逃荒当年被卖掉了,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姐姐。母亲之前也老跟我念叨二姐,说她很惦念二姐。”对于二姐的记忆,老人称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二姐被卖掉的洛阳桥,因为那也是父母对于二姐的最后记忆。
逃荒路上靠吃树皮维持体力
吴保恒先生讲述道,逃荒的路上他没有太多的记忆,唯一记得的还是从村里的老人口中得知,“路上很苦很苦,都是靠吃榆树皮、洋槐树叶来维持体力。休息的时候都是睡在屋檐下及草棚里。在路上连续走了大约有两个月后,我们一家逃到了眉县奇镇。刚到奇镇的时候,每晚都是在人家房檐底下过夜,提心吊胆的,生怕半夜主人就会将我们赶走。”
吴保恒先生告诉记者:“来到眉县以后,父亲开始靠卖红薯养家糊口,之后则做点小生意。母亲因为是小脚,走路不方便,但是为了能养活我们几个孩子,还是担着担子到农村卖一些小百货。1945年时,父母生下了弟弟,当时家里一共有6口人。到解放时,他们作为贫农分到了七八亩地,还分了一头驴,之后就一直生活在这里,现在也算是眉县人了。”
“找到她,我要抱着她大哭一顿”
记者从老人那里了解到,吴保恒的父亲名叫吴秋安,于1949年病逝。母亲名叫布女(老人无名子,是外人给的称谓),于1996年去世,当年93岁,两位老人当年在老家务农。吴保恒老人的三姐和哥哥分别是82岁及75岁,都在河南老家务农。大姐、四姐及弟弟分别是90岁、78岁及67岁,也在眉县务农,生活过的还不错。
对于69年前失散的二姐,吴保恒先生仅能提供的信息就是她是在洛阳桥上被卖掉的。可他告诉记者:“看到你们的报道后,我整日整夜的睡不好觉,一个报道我看了十几遍,越看故事里的人越像我二姐。我每天拿着地图在上边找当时把二姐卖掉的地方洛阳桥,因为我只知道她是在洛阳桥上被卖掉的。如果真的找到她,我要抱着她大哭一顿。心里有了这么个亲人了,怎么都够了。父母若泉下有知,也大可安心了。”老人最后还告诉记者,“如找到我二姐,要是现在过得好那当然好,过得不好,我们兄弟姊妹谁都愿意帮她。”
相关链接
弟弟逃荒到漯河失散七十年后找到
焦作市温县岳村乡韩郭村84岁老人张来印介绍说,70年前,他的弟弟张仁义逃荒要饭离家后,从此音信全无。焦作市温县公安局民警得知了老人的心愿后,他们调取了相关户籍信息,收集了全国与“张仁义”同名同姓的人的资料。通过一一核实,了解到漯河市天桥街辖区有一老人张仁义,与张来印老人的弟弟年纪很相似。
通过攀谈,了解到张仁义老人于1942年和奶奶一起逃荒来到漯河。那年张老才8岁,70年的岁月流逝,奶奶早已离世。张仁义的叙述和焦作警方提供的信息吻合上了,两兄弟失散七十年后再相遇。 据《大河报》
洛阳桥,历史上指洛阳的天津桥,现在的洛阳桥连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龙门大道,是洛河上第一座现代桥。老桥于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车,1982年、2010年又先后两次增建新桥,现已成为洛阳市沟通洛河两岸的重要桥梁。 《洛阳日报》
编辑:赵萌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