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同一工程宁夏陕西天壤之别 陕北引黄为何步步保守

来源: 陕西日报  2012-12-10 10:46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盐环定引黄三省共用工程,黄河水从这里流向定边、环县、盐池。 李鸿志摄

  同一个引黄工程,两个地方天壤之别

  盐环定引黄工程是陕甘宁三省区共同投资兴建,从吴忠市黄河东干渠开始,分共用工程和各省自用工程。从1988年开始,历经八年之久,共用工程方才竣工。2003年,陕西定边、宁夏盐池的自用工程各自竣工,陕北第一次用上了黄河水。2009年,陕北的续建工程开工,至今已完成主体工程。 这个历时二十几年,已投资6.7亿元的工程,至今只能给定边县城供上水,一年仅200万立方米左右。投资3.5亿元的续建工程计划给定边县城以东的三个乡镇供人畜饮水,与庞大的投资和正在赶进度的工程相比,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态势。除氟病曾经比较高发的个别村外,当地大多数农民对此并不感兴趣。砖井镇一位村干部说:历经几十年的防氟改水,绝大部分地区的人畜饮水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农民需要的是灌溉用水,而不是吃的水。定边县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说:引黄工程投入6.7个亿,并没有解决大问题,尤其是二期,有重复建设之嫌。 与定边相比,紧紧相邻的宁夏盐池县,用同一个引黄工程改变了旧面貌。主管盐环定陕西方面供水的榆林市引黄局局长齐艳萍说:盐池用黄河水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使农业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实际上百分之八九十的水让我们用了”,宁夏盐池县水务局扬黄管理所所长黄利说。黄利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陕甘宁三省共建的盐环定引黄工程中,尽管目前水权比例是2∶2∶7,但实际上,陕西去年仅用水230万立方米,而宁夏用水达8800万立方米,远远超过2∶7的比例。 与定边目前仅仅解决了县城的自来水供应不足问题不同,三十公里外的宁夏盐池县,用黄河水解决了农业和农村的大问题。黄利说:“没有盐环定引水工程,就没有盐池农业。现在盐池北部地区已经没有人种旱地了,都靠黄河水发展起了水浇地”。 和毗邻的定边、靖边一样,盐池县地势也是南高北低,北部是风沙滩区和半草原半荒漠区,本来水资源相当匮乏,农业基础相当薄弱。但在实施盐环定引水工程以来,宁夏有关方面在盐池先先后后总共开发二十万亩水地,植树造林数万亩,草原沙化得到了有效控制,昔日的荒漠变成了良田和绿洲。同时,盐池近年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已有五万人从干旱的南部山区移到北部,在灌区从事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收入和生活水平,就是得益于黄河水带来了稳产高效的农业。 盐池人把不断增长的水浇地面积也归功于陕西甘肃两省的不用水。“一期建成后,陕西、甘肃不用水,2003年,自治区决定增加五万亩的水浇地,这就是我们的续建工程。”黄利说。

  弃水权,减水量,二十年延续老观念

  在盐池县开始增加五万亩水浇地的2003年,定边县才实施完一期工程——让县城用上黄河水。 盐环定引黄工程,由陕甘宁三省区投资,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实施。三省区按比例投资共用部分,按比例享受水权。据悉,起初黄委会准备给陕西近半的水权。据一位参与过当年决策的老同志介绍,当年工程的组织方黄委会考虑到陕北的定边、靖边、吴起的人口和用水都在盐池之上,准备给陕西一秒钟5立方米水,也就是五个水。但是,由于当时陕西方面的决策者认为需要不了这么多水,而且由于三省共建工程各省的投资按分水量承担,因此拒绝了黄委会五个水的方案,将陕西的水量降为三个。一期工程竣工前,陕甘宁三省区的水权比例定为3∶3∶5。 然而陕西这三个水的水量并没有“拿住”。到一期工程完成的2003年,陕西方面再一次减少水量,将陕西在盐环定引黄工程的水权减少为两个。对于这一次减持水权,榆林引黄局一位领导说,由于一期工程完成后仅仅向定边县城供水,一年才120万立方米,按照三个水权,一年是4000万立方米,实际用上的仅仅是零头,大多数人认为将来也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水,所以在宁夏方面提出多要一个水量时,陕西方面就给了。调整后的陕甘宁三省水权比例为2∶2∶7。 从五个水权到三个,再到两个,如果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讲,也许可以令人理解。但是在2009年,当定边和靖边的现代农业已经凸显经济效益和规模扩张的强大需求,定边的石油工业已经跃升为陕西第一产油大县,靖边的能化园区已经开园,南面相邻的吴起志丹分列陕西第三、第二产油大县时,盐环定引黄工程陕西方面的续建工程,依然定位为解决定边的人畜饮水,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当宁夏的续建工程继续扩大农业生产时,陕西方面在晚六年开始的续建工程,依然是为并不太清晰的“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发力,延续二十年前的思路,只不过将供水范围由定边县城向东延伸扩展到安边、砖井等三个乡镇。这一续建工程,被许多人认为意义不大。 定边水利局一位负责人说,定边人畜饮水真正困难的,是西南部的白于山区深处,但这些地方山大沟深,地广人稀,黄河水不可能供上去,只能就地采取打水窖的办法解决。由于近年农民进城的比较多,又在大力实施移民工程,加上水利局历年来已经做了相当的工作,因此定边农村的人畜饮水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在续建工程的目的地安边、砖井,人畜饮水问题更不突出。“盐环定引黄工程这么有战略意义的工程,被用来解决并不突出的人畜饮水‘困难’,恐怕是有些偏差了”。

 [1] [2] 下一页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