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市金水区的一名女店主为帮助一名脑瘫女孩到北京做手术,拿出5万多元衣物进行1元起义卖。当她开门后,一些顾客抱着一堆衣服,在捐款箱中投下10元、20元,还有的只投下几个1元硬币,商品近乎遭哄抢。(1月9日《大河报》)
义卖却遭遇哄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爱心满怀,这的确让发起者很受伤,但在笔者看来,义卖遭哄抢千万别悲观,别把所有人都当作高尚的人,别说献爱心就不会遭遇意外。这原本就是一种天真的想法。
其实,那些哄抢的人虽然没有爱心,但他们的做法也够不上“抢”字,规定是1元起义卖,人家也是付了钱的。当然,在理想的设计之中,该是前来购买的人拿的是便宜货,而付出的钱却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最好是不拿东西直接捐钱。这样的慈善效果当然是最好的,但现实却往往是复杂的。一方面人们在慈善时也不会过于盲目,另一方面贪小便宜也是人之常情。不能你高尚,就要求人人高尚。
慈善活动要想办成功,仅凭爱心仅凭热情是不够的,的确,民间发起的草根慈善活动是个“专业活”,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如果事先将所定的规则订得严密一些,多几个志愿者帮助,或者采用拍卖的形式;或者在事先多作宣传,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不会有人占便宜,不是轻率地留下诸多漏洞,也就不会是今天的结局。如果因为有人哄抢而质疑爱心,从而失掉慈善的信心,这显然是错误的。
应该说,结局虽然不完美,但也是不错的。最后清点捐款,一共32532元,虽然比预想得少,但其中闪现的爱心故事,也是挺感动人的。
义卖遭哄抢需要提高的是“专业含量”,而不是纠结于爱心被糟蹋。 王军荣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